close

在我們的生命架構裏,一直被教導著︰

除非我們得到別人的認可,否則我們什麼都不是,是沒有價值的。

做什麼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得到認同。


但是這種教導把整件事都顛倒過來了。

工作應該是重要的,工作本身的喜悅是重要的;

你不應該是為了得到認同、讚賞而工作,

應該是為了享受自己的創造性而工作。

你熱愛工作,就只是因為工作本身的樂趣。

  
這才是你看待工作的態度:

只有當你熱愛它的時候,你才工作,而不是為了尋求認同與讚賞。


如果你得到了讚美,也要以輕鬆的心情來看待它;

如果沒有得到別人的讚美,那就別去想它們,

你的滿足應該來自於工作本身。

  
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學習到這項簡單的藝術:

熱愛自己的工作,

不論那是什麼樣的工作,都能夠享受於其中而不尋求任何讚賞,

那我們會擁有一個更美、更具有創造性的世界。

  
但現今的狀況是,這整個世界已經陷你於痛苦中,

光是愛你的工作、把它做得完美是不夠的,

你得要得到世人的讚揚、得到報酬、得到金牌或諾貝爾獎才算數。

  
這個世界已經剝奪了創造力最根本、最寶貴的價值、摧毀了上百萬個人。

因為他們不可能頒給每人一個諾貝爾獎,

但卻在人們內在製造出尋求認同與讚揚的欲望;

結果,再也沒有人能夠平靜、祥和地享受自己所做的任何一件事。


而生命卻是由一連串的小事所構成,

關於這些小事,你不會得到任何獎賞,

政府不會因此給與任何頭銜,大學也不會頒發任何榮譽學位。

  
本世紀最偉大的詩人泰戈爾,居住在印度的孟加(Bengal),

早期他曾在孟加拉出版了詩集與小說,但當時並沒有得到任何讚賞。

後來,他翻譯一本小書《歌的獻禮》(Gitannali)成英文。

他注意到原文有種譯文所沒有、也無法擁有的美;

這兩種不同的語言、孟加拉文和英文有著不同的結構、不同的表達方法。

孟加拉語是種很甜美的語言,連爭吵聽起來都像是某種美好、愉快的談話;

它極富有音樂性,每一個字都像是音樂。

這種特質是英文所沒有,也無法帶入英文裏的,因為英文有著完全不同的特質。

但某種程度說來,泰戈爾辦到了,他把書翻譯完了,

而譯文——和原文比起來相當貧乏的文字——得到了諾貝爾獎。

一夕之間,全印度都注意到了這件事……

一直以來,這本書有孟加拉文的版本以及其他印度文的版本,但多年來從沒有人注意過它。

他得獎後,每個大學都想要頒發文學博士給他。

在他的居住地,卡丘塔(Calcutta)是最頂尖的大學,

他們也想頒一個榮譽學位給他,卻被他拒絕了,

「你要頒發學位的對象並不是我,你認可讚賞的也不是我的工作,你讚賞的是諾貝爾獎。

其實這本書一直以它美好的形式存在著,卻沒有人想過要撰文討論它。」

他拒絕接受任何榮譽學位,他說:「那對我只是一種侮辱。」

  
沙特是當代偉大的小說家,也是對人類心理有著絕佳洞見的人。

他拒絕了諾貝爾獎,他說:

「當我在創作時,我已經得到了足夠的報酬。

諾貝爾獎無法為我增添任何東西,相反的,它只會讓我墮落。

對那些在追求認同的新手而言,它是件好事;

但我已經夠老了,也享受夠了;

我熱愛我做過的每件事,那些事本身就已經是種報酬了。

我不需要任何其他報酬,沒有什麼能比我已經接受到的更好。」

  
沙特是對的。

但這些有著正確看法的人,在世上是如此的稀有,

這個世界到處都是生活在陷阱中的人。

  
為何要擔心人們是否認可呢?

只有當你不熱愛自己的工作時,才會去煩心外界是否認同,因為它們是替代品。

事實上你痛恨自己的工作、一點也不喜歡它,

之所以做它是因為它可能會為你帶來讚揚,你會被人們所欣賞、接受。

與其尋求認同與讚揚,不如重新想一想你的工作,

你熱愛它嗎?

──這才是最終的問題,

如果你不愛你的工作,那就換掉它!

  
所有父母、老師總是不斷地強調:你要尋求讚揚,你要尋求認可。

這是一種非常狡猾、控制人們的策略。

  
學習一件最基本的事情: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帶著愛去進行,但永不尋求認同與讚賞。

這是第一步。

  
你為何執著於那些認同呢?

看一看你的內在深處,或許你並不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或許你害怕自己其實走錯路了,所以外來的認同能幫助你覺得自己是對的,

認同與讚賞能幫助你覺得自己正朝著正確的目標前進。

但真正的問題在於你內在的感覺,和外在世界毫無相關。

  
為什麼要倚賴別人呢?

所有認同與讚美全仰賴於別人的看法,

你讓自己變得愈來愈倚賴別人。

  
我不會接受任何諾貝爾獎。

對我來說,我從各個國家、各種宗教所接收到的譴責要來得可貴多了。

接受諾貝爾獎只意謂著我變得倚賴了,

不再以自己為榮,而需要倚靠諾貝爾獎才能以自已為榮。


此時此刻,我唯一能夠感覺驕傲的就只有我自己,

沒有其他任何事能令我感到驕傲。

  
唯有透過這種方法,你才能成為一個「個人」,

而且是活在全然的自由中、站在自己的腳跟上、從自己內在源頭汲取能量的「個人」。

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你真正回歸自己內在的中心,感受到自己的根:

正是一個人最終極綻放的起點。


那些所謂被認可、讚賞、享有榮譽的人們,他們擁有的只是垃圾,

除此之外別無所有。

正因為他們充滿了社會填塞給他們的垃圾,所以社會給與他們榮耀作為補償。

  
任何一個擁有自主個體性的人,會透過他自己的愛、自己的工作而生活,

完全不在意別人的看法。

你的工作愈是可貴,它得到任何尊敬的機會就愈少。

如果你做的是真正天才的工作,那麼終其一生,你不會看到任何外來的敬重,

這一生得到的只會是譴責……

然而在兩、三個世紀後,你的雕像會被豎立起來,你的書會為人所敬重;

因為人們總要花上兩、三個世紀的時間,才能夠擁有足夠的聰明得以瞭解當代的天才。

這其中的間隔是如此遙遠。

  
要被一群白癡所尊敬,你的行為必須符合他們的方式,符合他們的期待;

要被一群病態的人類所敬重,你也必須像他們一樣的病態,他們才會敬重你。

但你得到的又是什麼?

你只會失去自己的靈魂,除此之外別無所有。

 

--- Osh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漫遊潛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