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在西方有一個法國的催眠師,叫做艾密力.庫,
他剛好發現到人類頭腦的一個基本法則,他稱之為「反效應法則」
——那是道家和禪宗思想裏面最古老的經文之一,
禪宗的僧璨大師就是在談論這個法則。
試著去瞭解這個法則,然後他的說法就會變得很容易瞭解。
比方說,如果你不覺得睏,你要怎麼辦呢?
你會試圖去進入睡眠,你會作一些努力,你會做這個或做那個,
但是任何你所做的都將會帶來反效果,
你所需要的將不會來臨,只有它的相反會發生,
因為任何活動、任何努力都是違反睡眠的。
睡覺是放鬆,你無法把它帶出來,你無法作任何事來讓它發生,
你無法強迫它,你無法用意志去達到它,
它根本就不是你意志的一部分,
它是進入無意識,而你的意志只不過是意識的一個片斷。
當你進入無意識,當你走向那個深度,
那個意識的片斷、那個意志的片斷就會被留在表面,
你無法將你的表面帶進深度,你無法將你的周圍帶進中心。
所以當你作一些努力去進入睡眠,它是一件自我破壞的事情,
你是在做某種會帶來反效果的事情——你將會變得更清醒,
進入睡眠的唯一方式是什麼事都不做。
如果睡意沒有來臨,它就是沒有來臨,你只要等待,不要做任何事!
否則你將會把它推得更遠,而產生出一個距離。
只要在枕頭上等著,將燈光熄掉,閉起你的眼睛,放鬆地等著。
每當它來臨,它就來臨了,
你無法用任何你意志的行為把它帶出來,意志是反對無意識的。
生命當中有很多事都是這樣在發生:你的努力反而會帶來反效果。
如果你想要寧靜,你要怎麼辦呢?
因為寧靜就好像睡眠一樣,你無法強迫它,你只能夠讓它發生,
它是一種放開來,沒有方法可以下什麼功夫。
如果你想要成為寧靜的,你要怎麼辦呢?
不論你做什麼,你都將會變得比以前更不寧靜。
如果你想要成為安靜的,要怎麼辦呢?
——因為安靜意味著無為,你只要漂浮,你只要放鬆!
當我說只要放鬆,我是真的說。
只要「放鬆」,不需要用任何方法來放鬆,
因為方法意味著你再度去做些什麼。
有一本書,書名叫做「你必須放鬆!」,
那個「必須」是違反放鬆的,
那個「必須」不應該被帶進來,否則你將會變得更緊張。
這個法則是由艾密力.庫所發現的,
他說:「讓事情發生,不要強迫它們。」
有一些事可以被強迫——一切屬於有意識頭腦的東西可以被強迫,
但是有一些事是無法被強迫的,
一切屬於無意識的東西、屬於你深層的東西是無法被強迫的。
它發生過很多次:
你試圖去記住一個名字或是一張臉,而它沒有出現,但你還是覺得它就在你的嘴邊。
那個感覺很深,你覺得它將會出現,而你試著將它帶出來。
你越嘗試,它就越不出來,你甚至會懷疑那個感覺是不是真的,
但是你覺得——你的整個人都在說,它就在那裏,就在你的嘴邊,
如果它就在你的嘴邊,為什麼它不出來?
它就是不出來。
做任何你想做的,它就是不出來。
你感到失望,你覺得沒有希望,然後你就放棄了整個努力,
你去到花園裏,開始在花園工作,
或者你開始看報紙,或者你打開收音機聽音樂,
突然間它就透出來了,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它屬於無意識,它在你的深處。
你越嘗試,你就變得越狹窄,
你越嘗試,無意識就越被打擾,
它就變成一團糟,那麼每一樣東西都變得沒有歸定位。
它就在嘴邊,但是因為你太積極想將它帶出來你在使用意志,
而意志無法將任何東西從你的深處帶出來,
唯有臣服能夠將它帶出來,
唯有當你放開來才能夠將它帶出來。
所以當你進入公園或進入花園,
開始看報紙、開始挖土、或開始聽音樂,將整個事情都忘掉……
突然間它就出現了,
──這就是反效應定律。
記住,對無意識來講,意志是沒有用的,
不僅沒有用,而且還很危險,可能會有傷害。
老子、莊子、菩提達摩、僧璨……他們都是這個反效應法則的師父,
這就是瑜伽和禪之間的不同。
瑜伽作盡一切努力,而禪一點都不努力,
但是禪比任何瑜伽都來得更真實。
瑜伽比較具有吸引力,
因為對你而言,作為是容易的不論它是多麼困難,作為是容易的。
無為是困難的。
如果有人說:「什麼事都不要做。」你就會覺得迷失……
你會再問說:「要怎麼做?」
如果有人說:「什麼事都不要做。」那對你來講是最困難的事情。
然而如果你瞭解的話,它不應該是如此。
無為不要求任何資格。
作為或許會要求資格,
作為或許需要練習,但是無為不需要練習,
那就是為什麼禪說成道能夠立刻發生,
因為問題不在於如何將它帶出來,問題在於如何「讓」它發生。
它就好像睡覺!你放鬆,它就出現了,你放鬆,它就透出來了。
它在你的內心裏面奮力要出來,而你卻不讓它出來,
因為你有太多的活動在表面。
你是否曾經注意過一個事實,
幾乎有百分之九十的小孩都是在夜裏出生,而不是在白天出生?
為什麼呢?它應該是五十五十。為什麼他們會選擇晚上比較多?
有百分之九十!
因為晚上的時候母親處於無意識的狀態下,處於放開來的狀態下。
她在睡覺,所以小孩能夠很容易生出來。
如果她是有覺知的,她將會作一些努力,然後反效應法則就會出現。
當母親醒著,她將會作盡一切努力,使她能夠超越痛苦,
使那件事能夠結束,小孩子能夠被生下來,
然而每一種努力都是障礙,她是在設下障礙,
她越是試著這樣做,那個通道就變得越狹窄,小孩就跑不出來。
原始部落的母親在生小孩的時候根本就不會有痛苦,這是一項奇跡。
當西方的醫學首度發現到這一點︰
仍然有一些原始部落的母親在生小孩的時候根本沒有痛苦。
──他們簡直不能相信,它怎麼可能?
然後他們做了很多實驗,他們設計了很多實驗……
最後他們發現,那是因為她們是無意識的。
她們像野生動物一樣地生活——沒有抗爭、沒有奮鬥、沒有強迫。
她們不用意志做任何事,她們只是漂浮。
她們是原始的,她們沒有一個很有意識的頭腦。
你變得越文明,你就越具有有意識的頭腦,
你越文明,你的意識就越被訓練,而你的無意識就離得越來越遠,
你的無意識就被壓得越來越深,然後在意識和無意識之間就產生了一個空隙。
如果你必須去做一件事,那麼,不管它如何困難,你都能夠找到方法,
你都能夠找出應該如何來做它,
你可以學習技巧,有一些專家,你可以接受訓練。
但是在禪裏面,沒有人能夠被訓練,
在禪裏面沒有專家,也沒有權威——不可能有,
因為問題不在於方法,問題在於放鬆而進入你的存在,而不在於作為。
唯有當你不在那裏的時候,最偉大的事情才能夠發生在你身上。
如果你有在做些什麼,那麼你就一定要在那裏。
當你不在的時候,睡眠才會來臨。
成道也遵循同樣的規則──你不在的時候,它才會來臨。
但是當你在做些什麼的時候,你怎麼能夠同時不在呢?
如果你在做些什麼,你將會在那裏。
行動會滋養自我!
當你什麼事都不做,自我就無法得到滋養,
它就消失了,它就死掉了,它就不復存在了。
當自我不在,那個光就降臨了。
所以任何你有意志在做的事都將會成為障礙。
在此地做我的靜心,你們要做,但是不要用意志去做,
不要強迫它們,相反地,要讓它們發生。
在它們裏面漂浮,在它們裏面放棄你自己。
要投入,但是不要用意志,不要去控制,
因為當你加以控制,你就分裂了,
你就一分為二:控制者和被控制者。
一旦你變成「二」,天堂和地獄就立刻被創造出來,
那麼在你和真理之間就會有一個很大的距離。
不要控制,
要讓事情發生。
如果你在做空達裏尼靜心,你要讓它震動,不要去做它!
靜靜地站著,感覺它的來臨,
當你的身體開始有一點震動,你可以幫助它,但是不要去做它!
享受它、對它感覺喜樂、讓它發生、接受它、歡迎它,
但是不要用意志去做它。
如果你用力量,它將會變成一種運動、一種身體上的運動,
然後那個震動會存在,但只是在表面上,它將不會穿透你,
你的內在將會保持固態,如石頭一般,
你將仍然保持是控制者、是做者,而身體將不會跟著你。
身體不是問題,你才是問題。
當我說震動,我的意思是說你的固體性、你那岩石般的存在,
必須震動到它的根部,好讓它變成液狀的、流體的,
好讓它能夠融解、能夠流動,
當那岩石般的存在變成液狀的、流體的……你的身體就會跟著它,
那麼就沒有震動者,而只有震動,
那麼就沒有人在做它,它只是發生,
那個做者是不在的。
享受它,但是不要用意志去做它。
而且要記住,每當你用意志去做一件事,你就無法享受它,
它們是相反的、相對的,它們從來不會會合在一起。
如果你用意志去做一件事,你就無法享受它,
如果你享受它,你就無法用意志去做它。
比方說,你可以用意志去愛,你可以按照手冊去做它,
但是這樣的話,你就無法享受它。
如果你要享受它,你就必須拋棄所有的手冊,
所有金賽博士和馬斯特與強森的建議,你必須將它全部拋棄,
完全忘掉你所學到的關於愛的一切。
剛開始的時候,你將會覺得迷失,
因為沒有指導原則,沒有地圖,你要如何開始呢?
只要等待……
讓你內在的能量移動,
不管那個能量引導你到那裏,你都要跟隨著它,
它或許需要花一些時間,
但是當愛來臨時,它就襲擊了你,你就不復存在了。
愛存在,但是沒有去愛的人,
愛以一種能量發生,但是沒有自我在它裏面。
那麼它就非常棒!
它是一種很大的釋放,之後愛就變成一種狂喜,
那麼你就知道了某種那些已經進入神性的人所知道的事,
你就知道了它的一個片斷,
你就知道了海洋裏面的一滴水,
你已經知道了一道光……
──你已經嘗到它了。
靜心、神、成道、涅磐,它們都透過愛而進入存在,
因為透過愛能夠有一個瞥見,
當那個瞥見存在,勇敢的靈魂就會繼續去探尋,而找出那個瞥見所產生出來的泉源。
透過愛,神被發現了,
那就是為什麼耶穌一直在說……
每當有人問他:「神是什麼?」
他就說:「神就是愛。」
因為透過愛你能夠有第一個瞥見。
但那個過程是一樣的:你無法用意志去愛。
如果你使用意志,那麼整個美就喪失了,
整個事情就變得很機械化。
你會經歷整個儀式,但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沒有狂喜!──事情只是必須被做、被完成,
它從來沒有達到你的中心,
它從來沒有動搖到你的基礎,
你從來沒有變成一種內在的歡舞,
它不是你本性的脈動,它只是表面的一個行為。
記住,愛是無法用意志的,靜心也是如此。
拋棄所有的知識,
因為知識唯有當你必須做些什麼的時候才需要。
當你不必做任何事,你還需要什麼知識呢?
你不需要任何知識,你只需要有一個感覺、一個竅門……
如何拋棄,如何成為不存在。
當我說「如何」,我並不是意味著在技術上要如何,
當我說「如何」,我並不是意味著你必須去知道一種技巧,
你只需要去尋找它。
我要建議兩件事,這兩件事將能夠對你們有所幫助。
一個就是睡覺:試著去找出睡覺是如何發生的,找出你是如何進入睡覺的。
你或許有一個方式,但是那個方式並不會產生睡覺,它只能夠有所幫助。
每一個人都有一種方式。
小孩有他們自己的方式,有一種特別的姿勢,每一個小孩都有他自己的姿勢,
他或許會吸大拇指……它不會給你睡覺,但是對那個小孩有幫助,
他找到了他自己的方式。
如果你跟著那個小孩做,你將無法入睡。
對所有的靜心技巧而言,情況也是如此——每一個人都會找到他自己的方式。
它能夠有所幫助,因為它能夠給你一個氣氛。
你將燈光熄掉,你在房間裏燃一種特殊的香,
你有一個特殊類型的枕頭、一個特別的高度和柔軟度,
你有某種類型的毯子,
你有某種姿勢……
這些都能夠有所幫助,但它們並不是它的致因。
如果別人也按照這樣做,它或許會變成一種障礙,
一個人必須找到他自己的方式。
方式只是幫助你變得比較舒服而能夠等待。
當你變得比較舒服而能夠等待,事情就發生了。
就好像睡眠的發生一樣,神也是這樣來到你身上,
就好像愛的發生一樣,神也是這樣來到你身上,
你無法用意志去做它、你無法強迫它。
你的整個人生都變成一個難題,因為你已經學了太多要如何去做,
你在一些機械式的事情上面變得非常有效率,因為它們能夠被做,
但是你在一些人的事情上面變得完全沒有效率,
因為它們是不能夠被學習的,它們是無法用技巧來做的,
你無法在它裏面變成效率專家。
每當有一件機械式的事情要被做,就可能有一個它的訓練所,
但意識是無法被訓練的。
你會去找師父,你會做這個或做那個,你會去找一些技巧,
你會試圖去念一些咒語來讓你成道……沒有咒語能夠使你成道。
這就是咒語:
僧璨說,你必須變得更瞭解,
較少的意志,較多的放開來,
較少的努力,較多的不努力,
較少意識的作為,較多在無意識裏面遊動……
--- Os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