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難原諒別人?
為什麼很難放下過去受到的傷害?
凱亞雅尼,自我存在於痛苦中--痛苦越多,自我得到的養分就越多。
喜樂的時候,自我完全消失了,反之亦然;
一旦自我消失,喜樂就開始灑落在你身上。
如果你想要自我,你就無法原諒,你就無法忘記--
特別是受到的傷害、創傷、侮辱、羞辱和經歷過的惡夢。
你不只無法忘掉它們,你會繼續增強它們,你會強調它們。
你會忘記生命中發生過的美麗的事,你不會記得喜悅的片刻;
就自我而言,它們沒有用途。
對自我而言,喜悅就像毒藥,痛苦則像是維他命。
你必須了解自我的整個機制。
如果你試著原諒,那不會是真正的原諒。
透過努力,你只會壓抑。
只有當你了解到頭腦裡面不斷發生的整個遊戲的愚蠢,你才能原諒。
必須了解它全部的荒謬,否則你會從某一邊開始壓抑,而它又從另一邊出現。
你會透過某個方式壓抑;但是它會透過另一種方式出現--
有時候它是如此精微以致於幾乎不可能察覺到,
同樣的架構,但是經過更新的、重新排列的、重新裝飾過的,看起來幾乎像是全新的。
自我依靠否定而生存,因為自我基本上是一個否定的現象;
它透過說「不」而存在。
「不」是自我的靈魂。
你怎麼能對喜樂說「不」?
你可以對痛苦說「不」,你可以對生活的困惱說「不」。
你怎麼能對花朵、星星、太陽和美麗的、神性的一切說「不」?
整個存在都充滿著它--充滿著玫瑰--但是你繼續選擇刺;
你對那些刺有很大的投資。
一方面,你繼續說:「不,我不想要這個痛苦,」
另一方面,你繼續執著它。
然後好幾世紀以來,你一直被要求去原諒。
但是自我可以透過原諒而存續,
透過這個概念︰「我已經原諒了。我已經原諒了我的敵人。我跟平凡人不一樣」,
它開始有了新的養分來源。
然而,好好記住這點,生命其中一個根本的法則是,平凡人就是認為他不是非凡的人;
普通人就是認為他不是非凡的人。
當你接受了你的平凡,你就變得不平凡。
一旦你接受了你的無知,第一道光芒會進入到你的存在裡,第一朵花已經綻放了。
春天就要來了。
耶穌說:原諒你的敵人,愛你的敵人。
他是對的,
因為如果你可以原諒你的敵人,你將不再受到他們的束縛,否則他們會繼續纏著你。
敵意是一種關係;它比你所謂的愛影響得更深。
沙維塔問過一個問題:
「奧修,為什麼一段和諧的愛情似乎是乏味的、死氣沉沉的?」
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是和諧的;它對自我是沒有吸引力的;它似乎好像不存在。
如果它是完全和諧的,你將會忘記它。
某些衝突是必須的,某些奮鬥是必須的,某些暴力是必須的,某些恨是必須的。
愛--你所謂的愛--並沒有很深入;它只是表面上的,甚至更淺。
但是你的恨是非常深入的;它就像你的自我一樣深入。
耶穌這樣說是對的:「原諒!」
但是好幾世紀以來,他一直被誤解。
佛陀說了同樣的話--所有的成道者都一定說過同樣的話。
他們的語言會不同,那是自然的--不同時代、不同時期、不同的人--
他們必須說不同的語言,但是主要的核心是一樣的。
如果你無法原諒,那表示你會和你的敵人、你受過的傷和你受過的痛苦一起活下去。
所以一方面,你想要原諒和忘記,因為唯一忘記的方式就是原諒--
如果你不原諒,你就無法忘記--但是另一方面,存在著一個更深的涉入關係。
除非你了解那個涉入關係,否則耶穌和佛陀都不會有幫助。
你會記得他們美麗的談論,但是它們不會變成你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它們不會存在於你的血液、你的骨頭和你的骨髓裡。
它們不會成為你靈性氛圍的一部分;
它們仍和你是不相容的,某個從外面強加的東西;
美麗的,至少聽起來是有智慧的,但是就存在性而言,你會繼續以同樣舊有的方式生活。
第一個要記住的是:自我是存在中最負面的現象。
它就像黑暗。
黑暗沒有正面的存在;它只是光的不在。
光有一個正面的存在;那就是為什麼你無法直接對黑暗做任何事。
如果你的房間完全的黑暗,你無法把房間裡的黑暗趕走,
你無法把它扔掉,你無法用任何方式直接摧毀它。
如果你試著要和它戰鬥,你會失敗。
黑暗無法透過戰鬥而被打敗。
你可能是一個偉大的摔角手,但是你會很驚訝的知道,你無法打敗黑暗。
那是不可能的,原因是黑暗不存在。
如果你想對黑暗做任何事,你必須透過光。
如果你不想要黑暗,就把光帶進來。
如果你想要黑暗,就把燈關上。
但是要透過光;你無法直接對黑暗做什麼。
負面並不存在--自我也一樣。
那就是為什麼我不對你說:原諒。
我不對你說:不要恨;去愛。
我不對你說,拋棄你所有的罪,變成正直的。
人類已經試過一切方法,但是都完全失敗了。
我的工作是完全不同的。
我說:把光帶進你的存在。
不要擔心這些黑暗的片段。
在黑暗的中心就是自我。
自我是黑暗的中心。
你把光帶進來--方法就是靜心
--你變得更覺知,你變得更警覺。
否則你會繼續壓抑!
不管你壓抑了什麼,都必須再被壓抑、再壓抑、再壓抑。
那會是徒勞無功的練習,完全沒有用的。
它會開始從別的地方出現。
它會從你內在其他比較虛弱的地方出現。
我每天遇到這麼多問題,它們顯示出負面如何出現的,透過這麼多種精微的方式。
就在有一天,我說過一個笑話,
關於慕克塔問過我:她是否可以為我帶一輛一九三九年的勞斯萊斯?
我說:「我不再對任何老舊發臭的東西有興趣。
你可以稱它為經典款,你可以稱它為古董,你可以給它美麗的名字,
但是真相是:四十年來,有這麼多發臭的人用過它…我不想再用它。」
雅崔立刻寫一個問題給我:「奧修,你沒有任何嗜好嗎?老的東西有它們的美。」
雅崔可能不知道,她可能不知道這是一種負面的形式。
我只是在開玩笑,否則我為什麼要談論葛玄?
已經二十五世紀之久…
但是立刻地…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如果你可以說任何話來反對我,你不會錯過機會。
就在今天,我收到另一個來自阿特塔的問題:
「有好多次,你使用到“我”,“我的”,“我的桑雅士”。
你似乎擁有一個最大的自我。」
我可以停止使用“我”,“我的”,“我的桑雅士”--那不會有幫助。
這些只是文字,有它的實用性。
我也使用「黑暗」這個字,雖然它並不存在。
它從未存在過,它無法存在。
只是藉著使用「黑暗」這個字,不會讓黑暗開始存在。
但是阿特塔一定在等待機會去說些挑釁我的話,透過某個方式對我使用暴力。
這是自然的,因為桑雅士的意思是臣服,
當你臣服,你大多時候是在壓抑自我。
它會從某個地方找到自己的方式來主張自己。
佛陀的堂兄,提婆達多,有好幾次想殺掉佛陀,這並不是巧合。
他自己的堂兄…為什麼?
他為什麼這麼反對佛陀?他也是佛陀的弟子。
但是他們是同一時代下,同年紀的人。
他們在同樣的皇宮長大,在同樣的學校被同樣的老師教導,一起遊戲。
而佛陀卻成道了,提婆達多裡面有一個深深的嫉妒。
首先他想要靠自己成道;但是他做不到。
於是,不情願的,勉強的,他臣服了佛陀。
他一定是帶著很深的抗拒說:「我向佛陀請求庇護、我來到佛陀的腳下請求庇護。」
但是內心裡,他一定在想:
「我們屬於同一個皇室家族,流著同樣的血,受到同樣的教育,我們一起遊戲。
所以我為什麼要向他臣服?」
然後,一旦他開始稍微深入靜心,只是一點,有了一點靜心的經驗,他就開始收集跟隨者。
他開始散播謠言說他也成道了。
佛陀叫他來:「你會成道;那不會有問題。但是現在你還在路上。不要錯過機會。」
這使他感覺很不舒服。
立刻地,所有遭壓抑的抗拒都出現了--他反叛了。
他帶走了一些變成他的朋友和跟隨者的人,離開了佛陀。
他們所有的努力就是:如何殺了這個人?
猶大是耶穌死亡的原因,而猶大是耶穌最聰明的門徒。
記住這點。
不要忘記,他是耶穌下面最世故的人。
其他人是非常純真的,單純的人,幾乎像是原始人:村民、漁夫、木匠、陶工、織布工;
除了猶大之外,沒有任何人受過教育。
猶大受過比耶穌還要多的教育,他是更有教養的。
他在等待,遲早他會是領導者。
一旦耶穌被除掉,他會是所有人的首領。
然而似乎沒有任何可能性顯示耶穌會比他早死。
最後他決定是該強迫性的除掉這個人的時候了。
猶大是罪犯、兇手。
他告訴耶穌說只有三十個銀幣。
他想這是唯一能除掉耶穌的辦法,然後他就能成為所有人的首領。
他的內心深處裡一定有一個受傷的自我。
事情總是這樣發生。
馬哈維亞自己的弟子,馬哈利高夏,反叛了他,
他開始散播謠言說:「馬哈維亞並不是真的成道者,我才是真的成道者。」
當馬哈維亞聽到這件事,他笑了。
馬哈維亞去到高夏居住的地方,他去看他並說:「馬哈利高夏,你發瘋了嗎?你在做什麼?」
這個人一定非常的狡猾。他說:「我不是你的弟子,記住;曾經當過你弟子的人已經死了。
這個肉體是屬於馬哈利高夏的,但是一個偉大的靈魂已經進入這個肉體。
馬哈利高夏的靈魂已經離開了。我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你看不出來嗎?」
馬哈維亞笑了,他說:「我可以看得很清楚。你是同樣那個愚蠢的傢伙,你還是在做愚蠢的事。
不要浪費時間!把你的能量用來讓你自己成道。
為什麼要擔心我--無論我是否成道。
如果你不是我的弟子,馬哈利高夏,如果進來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靈魂,我會接受。
如果你這樣說,我會接受這個說法。但是你為什麼要顧慮我?
你不斷說著反對我的言論。那表示你仍然對我有很多怨恨。」
這是很重要的,必須了解。
因為你們都是這兒的門徒,你們都對我有某些怨恨或某種反對我的東西,
原因是因為我在試著摧毀你的自我。
那是我必須做的;那是師父的作用,摧毀你的自我。
你會變得非常想報復,因此你會攜帶著很深的創傷。
凱亞雅尼,你問:為什麼很難原諒別人?為什麼很難放下過去受到的傷害?
原因很簡單,它們是你擁有的全部。
你不斷玩弄著你的舊傷以便使它們在你的記憶中保持新鮮。
你從不想讓它們被療癒。
有個人坐在一列火車的某個車廂裡。
他對面坐著一個天主教牧師,身旁放著他的野餐籃。
那個人沒什麼事做,於是他只是看著那個牧師。
過了一會兒,牧師打開了野餐籃,拿出了一塊小餐巾,小心地放在他的膝蓋上。
然後他拿出一個玻璃碗放在餐巾上。
接著拿出了小刀和蘋果,開始削蘋果,並開始切它,一片片地放到碗裡面。
然後他把碗拿起來,斜靠在窗戶,並將蘋果一片片倒出窗外。
然後他拿了一條香蕉,剝了皮,切了它,放到碗裡,再把它倒出窗外。
然後是洋梨、一小罐櫻桃和鳳梨,以及一罐奶油--在小心的切好後,他把它們都倒出窗外。
然後他清理了玻璃碗,弄乾淨餐巾上的灰塵,再把它們放回野餐籃裡。
那個看著牧師的人很驚訝,他終於問了:「打擾一下,神父,你在做什麼?」
牧師若無其事的回答:「做水果沙拉。」
「但是你把它們都倒出窗外了,」那個人說。
「是的,」牧師說:「我討厭水果沙拉。」
人們一直攜帶著他們討厭的東西。
他們活在憎恨裡。
他們繼續撥弄傷口,以便它們無法痊癒;
他們不允許那些傷口痊癒--他們一生都活在過去裡。
凱亞雅尼,除非你開始活在當下,否則你無法忘記過去、原諒過去。
我不會對你說:忘記和原諒過去所發生的一切;那不是我的方法。
我會說:活在當下,那是接近存在的正面方式。
活在當下。
另一種說法就是:更靜心的、更覺知的、更警覺的,
因為當你是警覺的、覺知的,你就是活在當下。
覺知不會處於過去,也不會處於未來。
覺知只知道當下。
覺知不知道過去和未來;它只有一種時態,當下。
要更覺知!
當你開始越來越享受當下,當你感受到處於當下的喜樂,
你會停止做這件每個人繼續在做的蠢事。
你會停止進入到過去。
你不需要去忘記和原諒,它會自己消失。
你會很驚訝--它去哪兒了?
一旦過去不在那兒,未來也會消失,因為未來只是過去的投射。
免於過去和未來的束縛,你將會首次經驗到解脫,經驗到神。
在那個經驗中,一個人變成了整體、變成健全的;所有的傷口都痊癒了。
突然地,不再有任何傷口存在;你會開始在你裡面感受到一個深深的安樂。
那個安樂就是轉變的開始。
--- Os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