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到奧修之前,我曾經是醫生,
在醫院及急診室工作,面對急需救治的病患進行手術。
這段經歷讓我發現︰
人們之所以生病,是因為他們缺乏愛、不太呼吸、沒有朋友,
當他們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和注意力時,
他們就採取了自幼習得的模式──生病。
因為平常父母或許沒時間管你,但是當你生病了,父母就會來關心照顧你。
所以有許多人生病是因為他們想要被愛。
於是我從傳統醫學轉向預防醫學,開始尋找各種新的生活方式,
直到1979年在普那遇到奧修,我馬上就覺得:「就是這個!」
當時,奧修活躍式靜心的概念相當令我著迷。
它是靜心的革命,因為它是屬於現代人的。
有很多傳統的靜心技巧是要你靜靜坐著,觀照你的思想等等。
但是現代人太緊張了,他們的心理過於緊繃,他們需要先釋放才行。
就這一點來說,奧修的靜心是絕佳的方法。
你要先把緊張感丟出來,包括身體、心理及情緒上的張力,然後再安靜下來。
在這些活躍式的靜心當中,我察覺到呼吸是多麼的重要。
更明確的說,事實上,呼吸是通往我們生命當中所有層面的金鑰。
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我開始帶領奧修鑽石能量呼吸療癒課程。
它的基本概念是──我們伴隨著呼吸一起誕生,它就像一顆鑽石原石。
但雖然你擁有它,卻往往終生都不曾意識到它的存在。
然而,一旦你稍有覺醒,想要改變你的人生,你就可以開始細細琢磨這顆原礦。
而你越是透過愛、靜心、呼吸的力量來琢磨它,它就會為你的人生帶來更多光明。
最後,當你回到自己內在極度寧靜的呼吸,
那就是打開愛、靜心,以及最終,成道的金鑰。
我的生活方式和探索我的身體有著密切的關連。
在年輕的時候,我熱愛運動,
總是整天跑來跑去、游泳、踢足球或打棒球等等,真的享受我的身體。
在那時,我還不知道這就是靜心的開始──享受你的身體,享受你的性慾,享受你的生命能量;
因為對你的內在成長來說,你需要這股能量。
接下來,我發現這股能量讓我越來越連結到自己的力量、變得更敏感,
心也微微敞開,然後逐漸走向靜心。
這就是呼吸的美,因為只要把你內在的功課集中在呼吸上,你的生命就會發生許多改變。
改變的第一個層面是,你可以隨著呼吸傾聽你的身體。
呼吸絕對是健康的主要關鍵。
人人都知道,只要停止呼吸幾分鐘,你就死了。
第二個層面是,你可以透過呼吸使心智更加開展。
因為教育帶給我們的視野相當侷限,你對生命的看法十分狹隘。
當你開始呼吸的時候,由於能量如此充沛,你將會開始覺得既有的觀點實在太狹窄,
你會想要開始擴展心智的範疇,為你的人生尋求更寬廣的視野。
伴隨著更健康的身體與廣闊的心靈而來的,是內在深深的渴望。
你會想要敞開心,進入一個更有愛、更敏感、深深的放鬆、感覺的空間。
而再一次,為此,你將需要呼吸的能量,讓心敞開,讓愛漸漸擴展、擴展、擴展……
而你將發現,你過去所學到的愛並不是愛,或者只能說是一種粗糙的愛。
甚至,你可能還學到許多的「應該」,
比如說,你應該愛你的父母,你應該愛你的伴侶等等。
這些都是教條,但是心不知道「應該」,
它只會在接受、感覺、深深放鬆的呼吸當中成長。
所以,當呼吸來到心的時候,它的品質就改變了。
它開始變得放鬆、平和、充滿接受性、富於感受力。
這時,愛已經變成了你生命的一種氛圍,
這樣的愛包括了一切;或許「慈悲」是形容它最好的字眼──慈悲之愛。
當這種放鬆、接受的愛發生時,在你的內在深處也有什麼改變了。
你產生了對於靈性的渴求,渴望內在深沈的寧靜。
在那個空間裡,頭腦完全靜止了,你可以放鬆下來,或者你也可以說那是靜心。
呼吸是這趟旅程的金鑰。
不論你做那種療癒工作,不論你做那種靜心,到最後,它們都會帶你回來,
──極度貼近呼吸的品質。
你的呼吸品質將會造就你的生命品質。
--- 德瓦帕斯 Devapath
德瓦帕斯1951年於德國北部出生。
在基爾(Kiel)學醫,行醫之後,他就對預防式醫療有濃厚興趣,
並開始研究互補療法,及身心並重的醫療方式。
29歲那年,他接觸到靈性導師奧修,及其專為現代人設計的動態式靜心法,更深入了治療的完整性。
最近幾年,他在世界各地許多治療機構及教育單位講授課程,帶領多種工作坊及訓練。
德瓦帕斯的治療工作豐富多元,融合了自然之道、心靈、與意識。
德瓦帕斯近年來致力於「靈心手術」(spiritual heart surgery),探究人體的心與靈性的心之間的關聯。
他認為呼吸的藝術是轉化內在世界的金鑰,能為生命帶來新的品質。
*****************************************************************************************
吠陀經上說:「呼吸就是梵天。」
在一個很精微的層面上,這個陳述是對的。
呼吸是你的生命,也是意識和潛意識,以及身體和靈魂之間的橋樑。
這道橋樑必須加以使用。
如果你可以正確的使用這座橋樑,你就可以到達彼岸。
我不知道你是否留意過,你的呼吸會隨著情緒而改變。
當你生氣時,你會以不同的方式呼吸;
試著去觀察你生氣時的呼吸,然後試著在生氣時以不同的方式呼吸,
──你將無法生氣。
你只能以特定的方式,以特定的呼吸韻律來生氣。
當你在愛的時候,留意你的呼吸:它的韻律,音樂性,以及合諧。
去干擾那樣的合諧,愛就會跟著消失。
或者,去創造那樣的合諧,愛也會隨之而來。
如果你可以成為呼吸的主人──這是一種深奧的科學──你也將成為情緒的主人。
你無法做出與當下的呼吸無關的行為。
你無法進入靜心,除非你試著去了解和使用你的呼吸系統。
呼吸是介於你的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橋。
你的潛意識持續在改變呼吸的韻律,
如果你能覺知到這個韻律和它持續的變化,你就可以覺知到潛意識的根源:我的潛意識正在做什麼?
透過呼吸的韻律可以了解許多和你有關的事,即使是在睡眠當中。
如果你在睡眠當中夢到自己在生氣,你的呼吸是可以被觀察到的,
觀察者會知道你正在夢中生氣。
你的呼吸會遵循某種特定的韻律。
如果你觀察一個佛呼吸的韻律,它和你的韻律不同。
它始終是一致的。
當一個佛入睡的時候,他的呼吸韻律和他清醒的時候是相同的。
在他清醒的時候,不論他說話或沈默,他的韻律始終如一。
所以,在這個靜心營中,你會用你的呼吸系統做三件事。
首先,整天都有韻律的、安靜的深呼吸。
不要強迫,但是要深:緩慢的,深沈的。
創造出一種寧靜的韻律,感覺到自己放鬆在這個韻律中,毫不緊繃。
然後整天都沈浸在這個韻律中。
每當你記得,就深深的、放鬆的、安靜的,隨著這個具有音樂性的韻律呼吸。
感覺其中的音樂性,它自有其樂音。
其次,觀照你的呼吸,觀察它。
吐氣的時候隨著它流動。
吸氣的時候也隨著它流動。
隨著呼吸一出一進,跟著它。
如果你可以觀察你的呼吸,它會變得深沈、安靜而有韻律。
透過跟隨呼吸,你會變得非常不同,因為持續的覺知呼吸會使你與頭腦分開來。
平常用於思考的能量將會移向觀照。
這就是靜心的鍊金術──讓思考的能量變成為觀照的能量。
如何讓思想的能量移向觀照?
那就是靜心的重點:如何觀照而不思考?如何成為一個觀照者而非思考者?
所以,整天觀察你的呼吸,但不要因此而緊張,
如果你因此而緊張,你就錯過了重點。
保持放鬆。
只是觀照。
讓它好玩些,別把它當成工作。
當你記得的時候,觀照你的呼吸。
如果你忘了,那就忘了,但是當你想起來的時候,就再繼續觀照。
透過觀照,品質將會改變。
觀照呼吸會使你沒有空間可以思考,你的注意力就會被轉移。
第三件事是,利用呼吸同時覺知到生命和死亡。
吐氣的時候,它連繫著死亡;吸氣的時候,它連繫著生命。
你在每次吐氣當中死去,也在每次吸氣當中誕生。
生命與死亡並非不相關的兩件事,它們是同一件事。
在每個片刻當中,它們都同時並存。
所以要記得這個:吐氣的時候,去感覺彷彿你即將死去。
不要害怕。
如果你害怕,呼吸將會受到干擾。
接受它:吐氣就是死亡。
而死亡是美麗的,它是放鬆下來。
放鬆下來的時候,你發出「啊~」的聲音,並且吐氣出去。
去感覺隨著吐氣而來的深沉放鬆。
而當吸氣進來的時候,則去感覺「啊~生命正在進入」──你重生了。
讓它變成一個生與死的循環。
進入這個循環,去覺知它。
它是深深的淨化。
死在每個吐氣中,也重生在每個吸氣中。
如果吐氣變成了死亡,那麼每個片刻你都在死去。
這樣會發生什麼事?
你的死亡意味著你的過去死去了,你再也不是上一個片刻的那個人。
而如果你死在每一個片刻當中,那就不再有未來。
下個片刻就是死亡,所以你無法把自己投射到未來。
只有當下唯一的這個片刻,這份單獨性,這個極其微小的片刻與你同在。
而即使是在這個極其微小的一刻,你也必須死去並重生。
以呼吸而非生命的角度來思考重生這個概念。
每個片刻,你都會重生,重新定位,感到清新。
你可以再度成為一個孩子,沒有過去的負擔,也沒有對未來的焦慮。
當下這個片刻是沒有焦慮的,焦慮是由過去或未來所創造出來的。
--- Os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