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孤獨中受很大的苦……
孤獨無法直接處理,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每個人必須要了解它。
有些基本的事情是無法改變的,這是其中一個:
你無法直接與黑暗交手,與孤獨,孤單的害怕作戰。
理由是:這些東西都不存在,它們只是某種東西的「不在(absence)」,
例如:黑暗是光的不在。
現在,如果你想要房間不黑暗,你會怎麼做?
你不會直接處理黑暗,你會嗎?
你無法使它離開,沒有任何可能的方法可以使黑暗消失,
你可以做的是跟光有關,
現在這樣改變這整個情況,這就是我所說的最基本的事物之一,
你甚至無法觸摸到黑暗,你不會去想它,那是沒有意義的,
它不存在,它只是一個光的不在。
只要把光帶進來,那你就找不到黑暗,因為它只是光的不在,
就只是光的不在,不是某種物質的東西,不是某種存在的東西,
就只是光不在那裡,你就錯認感覺說黑暗的存在。
你可以花你終生的時間不斷的與黑暗作戰,而你終究是不會成功的,
但是只要一顆小小的蠟燭就足夠驅逐它,
你必須在光的上面工作,因為它是正向的,存在的,
它自己本身就存在,一但光進來了,任何它的不再就自動消失。
孤獨與黑暗很類似,
你不知道你的單獨,你尚未經驗你的單獨,它的美麗,它極大的力量,它的強度,
在字典中,孤獨和單獨是同義的,但是存在是不遵循你的字典,
而尚未有人嘗試做出存在性字典,這本字典不會與存在相互矛盾。
孤獨是不在 (Loneliness is absence) 。
因為你不知道你的單獨,害怕在那裡,
你感到孤獨所以你要緊握某種東西、某個人、某個關係不放,就只是想保持那個幻象說你不孤獨的。
但是你知道你是,所以會有痛苦,
一方面你執著於不是真實的東西,執著於只是短暫的安排——關係、友情。
當你在關係當中,你可以創造出一些幻覺而使你忘掉你的孤獨。
但問題是:雖然你可以暫時忘掉你的孤獨,下一片刻你會突然了解到這個關係、這個友情,不是永遠的,
昨天你不認識這個男人、這個女人,你們是陌生人,今天你們成為朋友,誰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明天你們可能又成為陌生人,因此就產生痛苦。
這個幻覺給於你某些慰藉,但是它無法給你創造出真實,而讓所有的恐懼消失。
它壓抑恐懼,所以在表面上,你覺得很好,至少你嘗試覺得很好。
你假裝你自己覺得很好:多麼美的一段關係,這個男人、這個女人多麼完美!
但是在幻覺之後,這個幻覺是如此的薄,以至於你可以在背後看到:
在心中有一個痛處,因為心知道非常清楚,明天事情可能不一樣,它們是不一樣。
你整個的人生經驗都告訴著你事情不斷的在變化,沒有一件事是保持穩定,
在這個變化的世界,你無法執著於任何一件事,
你想要你的友情是有恆的,但是你的慾望是違反這改變的法則,這個法則是無法有任何的期待。
它只是不斷的變化——它的特性行事,它將會改變──每一件事。
或許最後有一天你將會了解到,它不聽你的話是好的,
存在不受你的影響,就只是做它想要做的,而不是依照你的慾望。
或許這得花你一些時間去了解,
你想要這個朋友可以永遠是你的朋友,但是明天他變成你的敵人,
或者只是「你迷失了!」(You get lost!),而他不再與你在一起。
然後其他一個比較好的人進來填了這個空隙,
然後突然間你了解到原來那個人離開是好事,否則你會和他陷住了。
但是這個教訓從不會進入很深的點而讓你停止要求永恆。
你將會開始向這個男人、這個女人要求永恆,
現在這個不應該改變,你還沒真正學到改變是生命的基本原則。
你必須要了解它並和它配合,不要創造出幻象,這不會有幫助的,而且每個人會創造出不同形式的幻象。
我以前認識一個人,他說:「我不相信任何人,我只相信錢。」
我說:「你正在敘述一個非常重要的陳述。」
他說:「每個人都在改變,你無法倚賴任何一個人。
當你漸漸變老,只有你的錢是你的,沒有人會關心你,甚至你的兒子,甚至你的老婆,
如果你有錢,他們會關心你,他們全都會尊敬你,因為你有錢,如果你沒有錢,你就會成為乞丐。」
他說:「這世界上唯一可以信任的是錢。」
這來自於他生命的經驗,來自於他信任的人不斷的欺騙他,
他認為別人愛他,但是別人在他身邊只是為了錢。
但是我告訴他:「當你死後,錢不會跟著你,
你可以幻想至少錢會跟著你,但是當你的呼吸停止時,錢不再跟著你,
你是賺了一些錢,但它們會留在這裡,當你死後你無法攜帶著它們;
你會掉到一個更深的孤單,那個你一直藏在金錢的外表之下。」
有些人是在追逐力量,但是理由是一樣的,
當它們有力量,有權力時,有很多人跟他們在一起,
有數萬人在他的掌控之下,他們不孤獨。
他們是偉大的政治家和宗教領導者。
但是力量權力也會改變,有一天你擁有它,有一天它消失了,
突然間,所有的幻象不見了,你是孤獨的,
和其他人不一樣,因為其他人已經習慣孤獨,你還沒習慣……你的孤獨更使你受傷。
社會已經嘗試安排些什麼而使你忘記孤獨,安排的婚姻只是一種努力,
所以你知道你的太太你的先生跟你在一起。
所有宗教都反對離婚,簡單的理由是:
如果允許離婚,那麼發明婚姻的最基本的目的就被破壞了,
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給你一個伴,一個一輩子的伴侶。
但是既使一個老婆將會跟你在一起,或者一個先生會一輩子與你在一起,
但是這並不代表那個愛會保持一樣,
事實上,非但不是給你一個伴侶,反而給你一個負擔去攜帶。
你是孤獨的,這已經是個麻煩,現在你又得攜帶另一個孤獨的人,
在這樣的生命當中,是沒有希望的。
因為一但愛消失了,你們兩個人都是孤獨的,而且彼此都得忍受對方,
現在彼此陶醉是不可能,至多你可以容忍對方,
你的孤獨並沒有被社會婚姻的策略所改變。
宗教已經嘗試使你成為一個組織性的宗教的會員,
所以你可以一直在人群當中,你知道有6億的天主教徒,你並不孤獨,
6億的天主教徒是跟你在一起的。
耶穌基督是你的救世主,神與你在一起,
一個人你可能是錯的──懷疑會升起──但是6億的人不可能是錯的,
會有一些支持,但是這個也會消失,因為仍然有數百萬人不是天主教徒,
有人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有些人不相信有神的存在,
這些數量不亞於天主教徒,他們的數量比天主教徒多更多。而且也有其他的宗教有著不同的觀念。
很難使一個聰明才智的人不懷疑,
你可能有數百萬的人遵循著某種信念的系統,
但是你仍然無法確認他們是否與你在一起,你無法確認你不是孤獨的。
神是個裝置,但是所有的裝置都失敗了,它是個裝置……
當沒有任何東西在那裡,至少有神跟你在一起,
祂無時無刻到處與你在一起,在靈魂黑暗的夜裡,祂與你在一起,不要擔心。
對一個幼稚的人性而言,被這樣的觀念所欺騙是好事,
但是你們不可以被這個觀念所欺騙,這個到處都在的神……
你看不到祂,你無法和祂說話,你摸不到祂,
你沒有任何證據說祂是存在的,除非你的慾求說祂應該在那裡,
但是你的慾求不能證明任何事。
……神只是一個幼稚頭腦的慾望。
人類已經來到一個點,神已經變成無意義,這個假設已經失去它的力量。
我所要表達的是:任何要避開孤獨的所有努力已經失敗了,將來也會失敗,
因為這違反生命的基本法則,
你所需要的不是你可以忘記你的孤獨,
你所需要的是你發覺到你的單獨,這才是真實的。
去經驗它,去感覺它是很美的,
因為它是你在人群、別人當中的自由,它是你不受孤獨所恐懼的自由。
就這個「孤獨」的字立刻讓你記得它像是個傷口,需要東西來填滿它,
有一個裂縫在而且很傷人,需要某些東西來填滿它。
「單獨」這個字卻沒有與「孤獨」相同受傷的感覺,沒有傷口在而需要被填滿。
單獨就只是代表完整,你是整體,不需要有別人來使你完整。
所以嘗試去找出你最內在的中心,
哪個你永遠都是一個人的地方,
不管是生或是死,不論你在哪裡你都是一個人。
但是它是如此的充滿,它不是空虛的,
它是如此充滿著生命的汁液,存在美麗的祝福,多到不斷的溢出來,
一但你有嚐到單獨,心中的痛馬上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新的極大的甜美,和平,歡喜,極樂的韻律在那裡。
這並不表示說一個歸於在他的單獨中心的人,一個完整的人無法交朋友,
事實上,只有這種人可以交朋友,
因為現在交朋友不再是個「需求」,它是一個分享,他擁有很多,他可以分享。
友情有兩種:
一種形式的友情是你在當中是個乞丐──
你需要從別人那裡得到東西來幫助你的孤獨,
而別人也是乞丐,他也從你這邊需要相同的東西,
很自然的,兩個乞丐無法幫助彼此。
很快地他們會發現從乞丐那裡乞討會使他們的需求變成雙倍或者更多倍,
不是單只有一個乞丐,反而有二個乞丐。
如果,很不幸的,他們有小孩,那麼就會有一大群乞丐在那裡乞討,而且沒有人有任何東西可以給。
所以每個人都很洩氣並且生氣,而且每個人會覺得他被欺騙了,
事實上沒有人在騙人,因為你們得到什麼?
另一種友誼,另一種形式的愛,有著完全不同的品質。
它不是種需求,它來自於由於你很豐富,所以你想分享,
一種新的歡樂來到你的存在,那種分享是你以前未曾注意到的,因為你一直在乞討。
當你分享,就沒有執著的問題,
你隨著存在流動著,你隨著生命的變化流動著,因為你與誰分享並不是問題,
明天他可以是同樣的一個人,他可以一輩子都是同樣一個人,或者他也可以是不同的人。
這不是一份合約,這不是婚姻,它只是來自於你的豐富而你想要分享,
所以任何發生在你的周圍。
你給於他,給予是如此的快樂。
乞討是如此的痛苦,既使你透過乞討而得到某些東西,你一樣會覺得痛苦,
它很傷人的,它傷了你的自尊,它傷了你的尊嚴,
但是分享使你更歸於中心,更整合,更有自尊心,但不是更自我,
──更有自尊因為存在已經對你慈悲。
這不是自我,這是完全不同的現象──
這表示存在已經允許你一種數百萬人一直在追求的,但是他們走錯了門,你剛好在正確的門上。
你對你的祝福及存在所給予你的感到驕傲,
害怕消失了,痛苦消失了,對別人的渴望也消失了。
你可以愛一個人,而且如果他愛上其他的人你不會妒忌,
因為你的愛是出自於喜樂,它不是個執著,
你不是將他關在監獄裡,你不擔心他會從你的手中溜走,而其他人就開始擁有新的戀情……
當你分享你的快樂,你不會為他人建造出一座監獄,
你就只是給予,你甚至不會期待對方的感謝及感激,
因為你不是為了得到而給予,不是為了得到感激,
你給予因為你是如此的豐富所以你必須給予。
所以如果有人因此感謝你,你會感謝他因為他已經接受你的愛,
他已經接受你的禮物,他使你比較沒負擔,他允許你將你的愛傾注在他身上。
而且當你分享越多,你給予越多,你就擁有越多,
所以這不會使你成為一個吝嗇的人,這不會創造出「我可能會失去」新的恐懼。
事實上,你失去越多,就會有更多新鮮的水從你以前從不知道的泉源流進來。
所以我將不會告訴你對你的孤獨做些什麼。
尋找你的單獨。
忘掉孤獨,忘掉黑暗,忘掉痛苦……
這些只是單獨的不在,單獨的經驗將會立即驅散它們,
方法是一樣的,就只是觀照你的頭腦,覺察它,變得更有意識的,
所以到最後你只對你自己有意識,
這就是這個點你了解到你的單獨。
你將會很驚呀,不同的宗教對於最終的了解已經給予不同的方法,
這三個誕生印度之外的宗教沒有給它任何的名字因為他們從不去尋找他們自已。
他們保持著幼稚,不成熟,執著於神,執著於祈禱者,執著於救世主。
你知道我的意思:他們總是在依賴,有人會拯救他們,他們尚未成熟。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他們畢竟不成熟,
或許這就是他們為什麼會影響這世界上大多數的人的原因,因為這世界上大多數的人是不成熟的。
他們有這種喜好。
但是在印度內的這三個宗教對這最終的階段有三個名字,
我會記得是因為「單獨」這個字,
耆那教選擇kaivalya,單獨,
作為最終階段的存在,如同佛教選擇nirvana,無我(no-selfness),
而印度教選擇moksha,自由(freedom),
耆那教選擇絕對的單獨,
這三個字都很美麗,它們是相同的真實但是從不同的觀點,你可以稱它為自由。
解放(liberation),你可以稱它單獨,你可以稱它無我,就只是不同的指示物朝向無名的最終的經驗。
時常的檢查是否那個你正在面對的問題是個負向的東西或者是正向的東西,
假如它是負向的,那麼就不要處理它,
不要受它煩惱,就只要找出它的正向,
就這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錯過是因為他們開始直接於負面的門搏鬥。
沒有門,只有黑暗,只有不在(there is only absence),
他們越抗爭,他們就會越發現失敗,沮喪,悲觀……
到最後他們開始發現生命沒有意義,只有受苦,但是他們的錯誤是他們走錯了門。
所以在你面對一個問題之前,先看一看這個問題:它是某種東西的不在嗎?
你們所有的問題都是某種東西的不在,
一但你們發現是什麼東西的不在,就去找它出來,
一但你找到它,這個正向的,這個光,那麼黑暗就結束了。
--- Os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