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什麼不是幽默感來看什麼是幽默感,會很有趣。

缺乏幽默似乎是由於以「冷酷的事實」為本的心態。

有此心態者,為人處事都非常冷酷,誠實得要命,嚴肅得要命,

用個比喻來說,他就像是活屍。


他生活在痛苦之中,臉上老是帶著痛苦的表情。

他體驗過某種冷酷的事實——現實——他嚴肅得要命,到了成為活屍的程度。

嚴酷的活屍為幽默感之反,那種情形猶如有人手持利劍站在你的背後,

如果你不好好地修禪,如果你不乖乖地坐正,你背後的人就要下手了。

或者,如果你不好好地、誠實地、直來直往地過日子,有人就要打你。


這是不必要的自我監視或自我觀察所產生的不自在的感覺。

不管我們做什麼,都老是受到監視和檢查。

其實,監視者不是「大哥(Big Brother)」,而是「大我(Big Me)」!

我的另一面在監視我,在我背後,就要下手,就要指明我的缺失。

這種作法,無樂可言,談不上幽默感。

這種嚴肅,跟修道上的唯物問題有關。


只要我屬於某一禪修傳承,參加某一教會及其組織,

我就會因獻身宗教而必須做個好男孩或好女孩,

必須做個誠實、善良、經常上教堂的人;

我必須符合教會的標準,遵守教會的規定;

我若不履行我的義務,我便會受到詛咒,縮成一具枯屍。


此中有著嚴肅的、死亡的威脅——死亡在此是指未來不再有任何創造的過程。

這種態度含有局限、僵硬的感覺,完全沒有活動的餘地。


你也許會問:

「偉大的宗教傳統,偉大的教義怎麼說?它們講戒律。戒律跟幽默感合得來嗎?」


我們來仔細看看這個問題吧。

這些戒律和持戒,是真的建立在把 「善」與「惡」完全看成對立的心態上嗎?

偉大的教義,真的主張我們抗惡是因我們站在光明一邊,站在和平一邊嗎?

偉大的教義,是教我們對抗「不好的」那一邊,壞的、黑暗的那一邊嗎?

這是個大問題。


在有智慧的神聖教義裡,不該有任何戰爭;

人只要一捲入戰爭,一想要防禦或攻擊,他的行為就不神聖——

戰爭是世俗的、二元對立的、戰場上的情況。

你不會以為偉大的教義憨直若是:努力做好人,奮力打壞人。

那樣豈不成了好萊塢西部影片的作法——

還沒看到結局,你就已確知 「好人」決不會死,「壞人」一定完蛋。

這種作法顯然是憨直的,

但我們在「修道的」努力和「修道的」成就的名義下,所製造出來的就是這種情況。


我並不是說幽默感應該肆無忌憚,

我是說不要眼中只有戰爭、奮鬥、二元對立,而要另有所見。

如果我們把修行之道看作戰場,那麼我們就是軟弱無能;

我們在修道上的進展如何,便全要看我們征服的地區有多大、

我們克服自他過失的情形怎樣、我們除去的不善有多少,

你能產生多少光明,便全要看你能消除多少黑暗,

這是軟弱無能的作法,簡直不能稱之為解脫或自在,木底(mukti,解脫)或涅槃。

你打敗了什麼而獲解脫,這種作法純屬相對。


我不想把「幽默感」的問題弄得很嚴肅;我恐怕有人會這麼做。

但是為了真正瞭解屍體所代表的那種僵硬,我們難免會有把幽默感弄成嚴肅之事的危險。


幽默感意謂從高空如實得見情況的兩極:

世間有善有惡,你好像居高臨下,看到善惡的全景。

然後你開始覺得地上那些相殺、相愛或沒做什麼的小人兒,實在微不足道;

也就是說,如果他們把他們的相殺、相愛看成了不起的大事的話,

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吵吵鬧鬧的諷刺面。


我們若非常努力去建造一個巨大、真有意義、真有力量的東西,

心想「我真在追求什麼,我真努力對付自己的過失」,或「我真在努力做個好人」,

那在鳥瞰之下,便會嚴肅盡失,而成了紙老虎——這是極為諷刺之事。


幽默感似乎來自遍滿的喜悅,這種喜悅不捲入「彼」「此」之戰,

所以能有空間擴展成完全敞開的情況。

喜悅能發展成全面的喜悅,能看到或感受到整個地面或敞開的地面。

這種敞開的情況裡,沒有絲毫界限或假裝的嚴肅。

你若想把人生看作「重要事務」,你若想強令人生嚴肅,好像每一件事都是大事,那就可笑了。

幹嘛小題大作?


有人也許會力圖把坐禪的姿勢弄得百分之一百或百分之二百的正確。

了不起!

好好笑!


另一方面,有人也許會力圖發揮幽默感,老是想開玩笑,隨時隨地不忘抓逗趣:

這種作法本身就非常嚴肅,同樣可笑。


如果你逐漸增加身體的緊張,緊張到咬緊牙關、咬住舌頭,

那麼便會突然有什麼東西讓你發癢想笑,

因為你做得太過分,走上極端,到了荒謬可笑的地步。

緊張至極,自會變成幽默。


有個西藏故事,講一位比丘捨離輪迴的混亂生活,決定去住山洞,一心修觀。

此前,他曾不斷想著人生之苦。

他的名字是朗如(Langru)的岡納巴(Ngonapa),也就是朗如的黑面人——

因為他從來不笑,在他眼中人生無事不苦。

他在洞中閉關多年,非常嚴肅,極為誠實,

直到有一天他看佛龕時,發現有人在那裡放了一大塊綠松石作為對他的供養。

他在觀看這個禮物的時候,瞧見一隻老鼠爬進來想把那塊綠松石拖走,可是拖不動,

於是,這隻老鼠回洞叫來另一隻老鼠,二鼠合力去拖,還是拖不動;

它們齊聲尖叫,又喚來八隻老鼠,終於把那塊石頭拖進它們的洞了。

看到這裡,朗如的岡納巴笑了起來,

這是他生平第一次笑,也是他第一次得見敞開的境界,得到剎那的頓悟。


可見幽默感不只是講笑話或說悄皮話,不只是故意逗樂。

幽默感包涵看出兩個極端並列時所顯示的根本諷刺,所以你不會對它們認真,

不會認真玩它們那種希望與恐懼的遊戲。


此即為何修道的經驗是那麼微不足道,為何禪修是一切經驗中最微不足道的。

微不足道的原因是你根本不對它作價值判斷。

你一旦深入微不足道的敞開境界而不涉入價值判斷,你便開始看清週遭進行的遊戲了。


有人表情嚴肅,一本正經的修道,想要做個好人。

這種人,如果受到冒犯,便會認真,可能為此而打上一架。

你若從實際情況本不嚴重的觀點去看,便能在這種嚴肅認真當中,在這樣小題大作者的身上,看出幽默。

 

問:我聽到過的勸人做善事和正事的說法大部分是:

「先積功德,為善去惡,則日後甚至連毒癮都易戒掉。」您看這種作法如何?


答:如果我們從幽默感的觀點去看,這種「戒掉」或「放下一的想法似乎太認真、太天真。

如果你想放下一切,做個好人,諷刺的是,那根本不是放下,而是拿起更多,

這便是可笑的地方。


有人也許認為自己能夠放下所背重擔,但重擔的不在或放下,比那重擔還要重上百倍。

放下什麼,容易,但隨放下而來的副產品則可能含有某種非常沉重的偽善之感。

每次遇見人,你都會想,甚至會說:「我放下了這個、那個。」

「放下」會變得越來越重,好像你是在背著一大袋的細菌;

最後,它可能成為一個大蕈,而且越長越快。

到了某個階段,一個人會因放下了很多事物而自覺了不起,以致開始變得讓別人根本受不了他。


禪修也是一樣,如果我們把它當作一件大事,一項要務,那它就會變得難以對付,

變得十分沉重而把我們壓垮,讓我們連想一想它都受不了。

我們會像是吃得大多,消化不良,快要撐壞了的人,心想:

「我希望肚子餓,那至少也會讓我覺得身輕。

可是現在我的肚子太飽了,快要撐壞了。我真希望從未吃過。」

我們不能對修道那麼認真,那麼認真乃是弄巧成拙,違反「放下」的真義。


問:開悟的人已經克服悲劇感了嗎?


答:不是一定要開悟才能放下悲劇感。

如果你涉入高度的緊張情況,捲入悲劇的強烈感情,你也許會同時看出其幽默。

這就像是聽音樂,當我們傾聽不斷升高的樂聲時,如果音樂突然停了,

我們會立即開始把這突如其來的寂靜當作音樂的一部分聽。

這不是什麼殊勝的經驗,這很常見、很平凡;

此即為何我說它是最微不足道的經驗之一,

原因就在我們不對它作價值判斷——這種經驗幾乎等於沒有。


當然,我們若把「我」的牽強附會本性發揮出來,便可繼續說,

就是因為這種經驗幾乎等於沒有,就是因為這種經驗如此微不足道,

所以它才是一切經驗中最有價值、最不平凡的經驗。

這種說法只不過是運用戲論來證明你所涉入的是件大事,其實,它一點也不大。


問:幽默感與頓悟有什麼關聯嗎?


答:當然有。

有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哈哈大笑而死的人。

這個人是純樸的村民,他問上師:「阿彌陀佛是什麼顏色?」

依傳統畫像,應為紅色。

不知為何,他誤以為上師說阿彌陀佛的顏色如火中之灰。

這項錯誤影響了他的整個觀修,因為他在修彌陀觀時,所觀想的是灰色的阿彌陀佛。

臨終時,他在床上,想要再確定一下,所以又問另一位上師:「阿彌陀佛是什麼顏色?」

這位上師說阿彌陀佛的顏色是紅的。他一聽此言,突然大笑起來,說:

「好哇,我一直以為他是灰色,現在你卻告訴我他是紅的。」

他又大笑起來,就這樣笑著死了。

所以說,頓悟的經驗是克服某種嚴肅心態的問題。


有很多故事講到某些人因突然大笑而得見覺境——看出相反情況的對比及所含的諷刺。

例如,有位隱士,他的信徒住在數里外的村莊,

這位信徒供養隱士食物及其他生活必需品,通常都是叫他的妻子或兒女送去。

但有一天,隱士聽說施主要親自前來看他,隱士心想:「我得給他一個好印象,

我得把佛翕打掃乾淨,把每件東西擦亮,讓佛龕和我的房間都整整齊齊,一塵不染。」

於是,他動手去做,徹底清理一番,直到佛龕煥然一新,

有盛著淨水的淨水碗,有火焰光明的酥油燈,莊嚴肅穆。

做完之後,他坐下來開始欣賞他的房間,環顧四周,

一切看來都非常整潔,有點不像真的,佛龕看來也同樣虛假。

他猛然驚覺,看穿了自己的偽善。

於是他到廚房去,抓了兩把灰來,往佛龕上拋撒,直到整個房間變得一塌糊塗。

施主來了,看到隱士房間那種自然不整的狀況,極為感動。

隱士忍不住大笑起來,說:

「我本已盡力把自己和房間弄得整潔,可是後來一想或許我該給你看現在的模樣。」

此話一出,施主和隱士都放聲大笑。

對他們二人來說,那是偉大的開悟的一刻。


問:您每次說法都描述某種似乎無法脫身的情況,

在那種情況裡,我們都已被困在陷阱,都已被捉入網中。

我只想弄清楚您是否暗示過有何解脫之道?


答:你看,重點全在如果我們老是談解脫之道,

我們就是在從事幻想,在做解脫、得救、成覺之夢。

我們必須講求實際。

我們必須仔細觀察現狀,看看自己不正常的心態。

一旦我們對自身處境的負面完全熟悉,我們自會了知「解脫之道」。

但是如果我們只談證果將是如何的美妙可樂,我們就會變得極端真誠和喜歡幻想,

而這種態度則會成為障礙。


我們必須講求實際,這就像是有病去看醫生,

醫生若要給你醫治,他必須先知道你有什麼病;

問題不是什麼會對你好,那是後話,與此刻無關。

你若把病情告訴醫生,那就是解脫疾病之道。

此即為何佛先說四諦——你必須從知苦開始,

知苦之後,你再繼續追究苦因、離苦之道及如何解脫。

佛陀沒有以成覺經驗的美妙為其初轉法輪的主題。


問:依照通常的模式來評估和判斷,我發現自己在想,

您後來講的過失和障礙,好像比先前所說的那些要深,是這樣嗎?


答:是這樣。

即使你已像菩薩那樣入道,你仍會在開悟時想去分析你的悟境,

包括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評估;

而且會繼續下去,直到猛然挨了凌厲的一擊——這一擊名金剛喻定(Vajra-like Samadhi),

為終極的禪定境界。


成覺被喻為金剛,乃因它絕不縱容胡扯,它一眼就識破我們所有的把戲。

在佛陀的傳記裡,我們聽到魔的各種誘惑,均極陰險:

第一種誘惑是利用人對身亡的恐懼,最後一種是諸魔女的誘惑,亦即修道上的唯物。

這種誘惑,力量極大,因為它讓你認為「我」有所成就。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有所成就,認為自己「辦到了」,

那麼我們就是已受諸魔女的誘惑,已受修道上唯物的誘惑。

 

--- 創巴仁波切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漫遊潛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