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質是人與生俱有的東西;個性是人所學得的東西。

本質是屬於他所有的東西;個性是那些不屬於他的東西。

本質既不會喪失,又不像個性那麼容易改變或受到傷害。

個性幾乎隨著環境的改變而完全改觀關於;它既會喪失,又容易受損。

  
在我說明什麼是本質以前,首先必須說,本質是人身心構造的基礎。

比方說,某人是天生的好水手,另一個人是差勁的水手;

某人有音樂細胞,另一個人則沒有;

某人有語言天賦,另一個人則沒有。

這就是本質。

  
個性就是人以某種方式所學得的一切,

在日常語言中,稱之為「有意識地」或「潛意識地」學習。

在多數情況下,「潛意識地」學習是指模仿。

註:潛意識(unconscious)指個人有些心理活動,別人既不能觀察到,個人也不能自己覺察,但它們對個人的行為影響很大。


事實上,模仿在個性的建立上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甚至在本能機能中──當然不應該具有個性這部分,通常也有許多所謂「學來的嗜好」,

也是指各種人為的好惡,這一切都是由模仿與想像學來的。

這些人為的好惡,在人生中也扮演了極重要且極不幸的角色。

人天性當喜愛對自己有利的東西,而嫌惡對自己有害的東西。

但是,唯有在本質支配個性的時候,人才這樣。


本質本來就應該支配個性,這時人才健康、正常。

當個性開始支配本質時,即當人變為較不健康的時候,他就開始喜愛對自己有害的東西,並嫌惡對自己有利的東西。

這就關連到一件重要的事情,即本質與個性之間的相互關係有時會顛到弄錯。

  
正常的話,本質必須支配個性,這時候個性才會有裨益。

但是,要是個性支配本質,這就會產生許多各式各樣的不良後果。

  
我們必須瞭解,人也是需要個性的。

一個人不能只有本質而沒有個性。

不過,本質與個性必須平行成長,其中一個的成長不得超越另一個。

  
本質成長超過個性的情形,可能發生在未受教育的人們身上。

這些所謂單純的人,也許是好人,甚至也很聰明,只是他們不能像個性比較發展的人一樣地發展。


個性成長超過本質的情形,常常可以在較有教養的人身上看到。

在這些情況下,本質還停留在半生長或半發展的狀態中。

就是說,個性發展得太快又太早,在年紀很輕的時候,本質幾乎就不再發展了;

結果我們看到一些男女,外表看來近乎成人,他們的本質卻是十歲或十二歲。

  
在現代生活中有許多情況,使本質更得不到適當的發展。

過分熱中於運動,便是一個例子,尤其是競賽,能有效地本停止發展,

有時是在年紀很輕的時候發生,以致於以後完全無法恢復過來。

這點顯示,就這觀念的簡單意義而言,本質不可以看作只是跟生理構造有關。

為了更清楚說明本質是什麼意思,我必須再回到機能的研究上面。  

  
前次演講中,我說過,研究人是從研究下面四種機能開始的──

理智的、情感的、運動的和本能的機能。

由普通心理學與一般的想法可以知道,理智機能、思想等等,都是由某一中心來控制或產生。

這個中心我們稱為「心靈」或「理智」或「頭腦」。

這話雖然不錯,只是我們想完全正確無誤的話,那就必須瞭解,

其他的機能也是分別由它們各自的心靈或中心來控制的。

這樣一來,從本體系的觀點來看,控制我們日常活動的心靈或中心就有四個了:

理智心靈、情感心靈、運動心靈和本能心靈。

在進一步談到它們時,我們就把它們叫做「中心」。

每一個中心都完全獨立於其他三個中心,各有各的活動範圍、力量和發展方式。

  
諸中心,亦即其結構、能力、強有力的一面與缺陷,都是屬於本質。

其內容,亦即一個中心所學得的一切,全是屬於個性。

各個中心的內容留待以後再解釋。

  
如前所述,對於人的發展而言,個性和本質是同樣的必要;只是個性必須處於它的確位置。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個性充滿著有關自己的錯誤觀念。

個性不願意處於它自己的正確位置,因為它的正確位置是次要的、從屬的;

並且個性也不想知道有關自己的真相,

因為知道了真相,就等於要它放棄虛假的支配地位,降至它所該屬的次要地位。

  
本質和個性的這種相對地位顛倒弄錯的情形,決定了人當前不和諧的狀態。

要脫離這種不和諧狀態的唯一方法,就是靠著對自己的認識(自知之明)。

  
認識自已──這是古心理學學派的第一原理與第一要求。

我們雖仍記得這些字眼,可是卻把它們的意思給忘了。

我們以為,認識自已,是指認識我們自己的特性、自己的欲望、自已的嗜好、自己的能力與自己的意向。

其實,認識自己的意思是:將我們自己當作機器地來認識,

亦即對人這部機器的結構、它的各部分,客部分的機能、統御這些機能的條件等等的認識。


通常我們都知道,不研究機器,就無法瞭解機器。

我們務必記住:我們的情形也是如此,必須將自己當作機器來研究。

研究的方法,便是自已觀察自已。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方法可用,也沒有人能夠我們做這項工作,我們必須親自來做。


不過,在觀察之前,我們必須先學習如何觀察。

我的意思是,我們必須瞭解觀察的技術這方面:

必須知道,觀察各種不同的機能,並加以區別,

這是必要的,同時記住各種不同的意識狀態、我們自已的酣睡不醒、以及我們身上的許多「我」。  

  
這些觀察很快就會產生效果。

首先,人會注意到,自己無法不偏不倚地觀察他身上所發現的每樣東西。

有些東西使他愉快,另外一些卻使他煩惱、使他憤怒,甚至使他恐懼,而且事情不會不這樣。

人研究自己,是不能把自己當作一顆遙遠的星球,或是一塊可怪的化石來研究的。


一個人對於他自身上那些有於發展的部分會喜愛,

而對於那些增加發展上的困難,甚或使他無法發展的部分,會感到嫌惡,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在他開始觀察自己以後,很快就會分辨自己身上有用的特徵是些什麼,有害的特徵又是些什麼;

換言之,有用或有害,是從人可能認識自己、可能得到發展的觀點來看的。

他就能看出自己身上那些方面能夠變為有意識的,那些方面不可能變為有意識的,因而必須剔除。


人在觀察自己的時候,必須時常牢記:人的自我研究,是人邁向可能進的第一步。

  
現在我們必須來看看人在自己身上所發現的有特徵是些什麼。

  
一般說來,這些有害的特徵,全是一些機械性的活動表現。

如前所述,第一種就是〝說謊〞。

說謊在機械性的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

沒有人能逃得過它,而且人越是覺得自已不會說謊,越是會說謊。

實際的生活不可能沒有說謊。

但是,從心理方面來說,說謊具有各種不同的意義。

說謊是指:談論自己所不知的事情,甚至無法知道的事情,談得就好像自己知道且能知道一樣。

  
諸位必須明白,我不是從道德的觀點來談。

我們尚未談到「什麼是善」和「什麼是惡」的問題。

我們只是從實際的觀點來說明,那些東西對自我研究與自我發展有益,那些東西有害。

  
以這種方式開始,人很快就會發現種種跡象,

由這些跡象,人可以知道他自己身上有害的活動表現。

他會發現,越是他所能控制的活動表現,其害處越小;

而越是他所不能控制的,亦即越是機械化的,其害處也就越大。

  
一旦人瞭解這一點,就會害怕說謊。

這也不是基於道德的理由,而是基於底下的理由:

他無法控制自已的說謊,倒是說謊控制了他,亦即控制了他的其他機能。

  
想像,是人在自己身上發現的第二種危險的特徵。

在他開始觀察自己以後,很快就得到了下面的結論:觀察的主要障礙就是〝想像〞。


人想要觀察某個事物,可是想像卻代替了觀察,而把觀察這一回事給忘了。

他很快會明白,人們認為「想像」一詞含有一種就創造或抉擇能力意義而言的人為和不適當的意思。

他會認知到,想像是一種破壞性的能力,絕非他能力所能控制得了的,

它老是把人從較有意識的決定拖走,而朝他不願去的方向。

想像幾乎跟說謊一樣壞。

其實,想像就是對自己說謊。

人為了自娛才開始想像某個事物,很快地卻開始對他所想像的信以為真,或者至少相信了其中一部分。

  
再者,甚或就在人信但以為真之前,他會發現,〝把消極性情感表達出來〞,會產生許多危險的後果。

「消極性情感」一詞,是指一切激烈或消沉的情感:自憐、忿怒、猜疑、恐懼、煩惱、厭倦、疑心、妒忌等等。


通常人認為這種消極性情感的表達,是十分自然的,甚至是必要的。

人們時當把這種表達說成「真誠」。

當然它與真誠毫不相干。

它只不過是人的弱點的一種表徵、一種壞脾氣的表徵、一種沒能力獨自認受苦惱的表徵而已。

人一旦嘗試與它作對,就會明白這一點。


由此人又學到了另一課:

人明白了,要消除機械化的活動表現,單單觀察是不是不夠的,還必須同它們對抗,

因為不這樣做的話,就沒有辨法觀察它們。

它們的發生,是如此的快、如此的習以為常、又如此的不知不覺,

以致於設法阻止它們所作的努力若是不夠的話,就無法注意到它們。

  
繼消極性情感的表達之後,人會注意到他自己或別人還具有另一種奇怪的機械性特徵:〝說話〞。

說話本身並沒有什麼害處。

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尤其對那些不大注意的人而言,說話便真正成了一種缺陷。

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說話,無論在什麼地方──--工作、旅行,甚至連睡覺時也在說話。

如此滔滔不絕的說,有人在時就跟他說話,沒人在時便跟自己說話。

  
同樣的,我們不僅需要觀察說話,而且儘可能抵抗它。

不設法停止說話,就無法做觀察工作,

並且所有觀察到的成果,立刻就在說話中消失了。

  
人觀察說謊、想像、消極性情感的表達與不必要的說話四種活動表現,所遭遇的困難顯示出,

人的全然機械性,以及若沒有幫助,即缺乏新的知識與實際的援助,是根本不可能與這種機械性對抗的。

因為即使一個人獲得了某種資料,他也會忘了加以利用,並忘了對自己觀察。

換言之,他又睡著了,必須不時把他喚醒才行。

  
這種「沉睡著」自有某種一定的特徵,是普通心理學所不知道的,或至少沒有記述,也未曾命名過。

這些特徵需要特別的研究。

  
其中有兩種。

第一種叫做「認同」。

  
「視為同一」或「認同」,是一種奇特的狀態。

人在認同裏面度過他的大半生。

人視自己與一切事物「同一」:

與他所說的話、他所感覺得、他所相信的、他所不相信的、他所希望的、他所不希望的、他所喜歡的、他所厭惡的同一。


每樣東西都令他神往,於是無法使自已與令他神往的觀念、感情或事物分開。

就是說,在「認同」的狀態下,人無法不偏不倚何地察看他所認同的事物。

要找出一樣人不會「認同」的最微小事物,也很困難。

同時,在「認同」的狀態下,人控制他自己的機械性反應的能力,要比其他任何時候為小。

這些活動表現,諸如說謊、想像、消極性情感的表達和不停的說話,都需要「認同」。

沒有「認同」,它們就無法憑空存在。

要是人能夠屏除「認同」,他就能屏除許許多多無用的且愚蠢的活動表現。

  
「認同」的含義、原因與後果,在前次演講中所提到的「菲羅卡性亞」描述得極為詳細。

但是,在近代心理學中,意找不到任何對它有所瞭解的跡象。

它是一種完全被人遺忘的「心理學上的發現」。

  
與認同類似,由睡覺產生的第二種狀態是「顧慮」。

實際上,「顧慮」就是與他人認同。

它是一種不斷地惱別人對他怎麼想、是否公平對待他、是否器重他等等的狀態。


「顧慮」在每一個人的生命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卻成為一種固執不移的觀念。

所有他們的生活都充滿了顧慮──亦即煩惱、懷疑和猜疑──再也容不下其他的東西了。

  
有關「自卑感」與其他「情結」的神話,

是人們模糊地知道—但不瞭解──「認同」與「顧慮」的現象下所創造出來的。

  
我們必須非常認真地來觀察「視為同一」與「顧慮」二者。

唯有對它們有充分的瞭解,才能夠加以消除。

假如看不出自己這兩種狀態,可以他人為借鏡,就不難明白。

但務必牢記,自己跟他人並沒有什麼兩樣,就此點而言,人人皆同。

  
現在且回至前面的話題,我們必須要設法瞭解得更清楚:

人的發展必須如何開始,以及自我研究能以何種方式來幫助這個開始。

  
一開始,我們就遭遇到語言上的困難。

比方說,我們要從進化的觀點來談論人。

但是在日常語言中的「人」這個字,並沒有變異或等級之分別。

不管是從來沒有意識且從未懷疑過意識的人,或努力要成為有意識的人,甚或完全有意識的人,

就我們的語言來說,都是一樣的;

在每個情況下,總是用「人」一字。

為了避免這種困難,也為了幫學學分類自己的新觀念,本體系便把人分為七個種類。

  
前三種差不多都在同一層面上。

第一種人。人的運動或本能中心,要比他的理智和情感中心佔優勢,這種人叫做「肉體人」。

第二種人:人的情感中心,要比他的理智、運動和本能中心佔優勢,這種人叫做「情感人」。

第三種人:人的理智中心,要比他的情感、運動和本能中心佔優勢,這種人叫做「理智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碰到的人,不外乎這三種。

我們之中每一個人和我們所認識的每一個人,都是第一種、第二種、或第三種人。

此外還有較高等的人,可是人們並不是生來屬於較高等的,

所有這類的人生來還是屬於第一種、第二種、第三種人,唯有藉著學校,才能成為較高等人。

  
第四種人並不是生來就是如此;他是學校栽培出來的。

他與第一、第二、第三種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狀況;

用術語來說,就是在於他獲得了一個永遠不變的重心,

這意思是說,想獲得統一性、意識、永遠不變的「我」和意的念頭,

──即求自己發展的念頭──對他來說已經比其他興趣來得重要些。

  
第四種人還有一個特徵:他的種種機能和中心較為平衡,

這是就人若沒有遵照學校的原理和方法對自己下工夫,這些機能和中心就無法平衡的意義而言的。

亦即第一、第二和第三種人—所沒有的許多機能和力量。


第五種人,是指一個人已經獲得了「統一性」與「自我意識」,

他的高等情感中心開始發揮作用,具有常人所沒有的許多能力。
  

第六種人:人已獲得了客觀意識。

他的另一高等中心也發生了作用。他擁有許多更新的能力和力量,非常人所能瞭解。

  
第七種人:凡是人能夠得到的,他都已得到了。

他具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我」和自由意志。

他能控制他所有的意識狀態,並具再也不會失去他所獲得的一切。

換句話說,他在太陽系的範圍內是不朽的。

  
瞭解人可分為七種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因為這種區分在所有可能研究人類活動的方法上應用很多。

在瞭解這種區分的人手中,它便提供了一種強有力的極佳工具,用來給人的活動方式下定義;

沒有這種分法,這些活動方式也就無從定義了。

  
就拿宗教、藝術、科學和哲學的一般概念做為例子來說吧。

先說宗教,我們即可看出,必有第一種人的宗教,不論人們怎麼稱呼它們,亦即各種形式的拜物教。

第二種人的宗教是情感的、多愁善感的宗教;有時會變為狂信,最粗鄙的偏執形式,對異教徒加以迫害等等。

第三種人的宗教是理論的、流於形式的宗教,全是對於字眼、形式、儀式的爭論,把這些看得比其他任何事更重要。

第四種人的宗教,是努力求自我發展的人的宗教。

第五種人的宗教,是已獲得統一性,且能看到並知道許多事物──--不是第一、第二和第三種人所能夠看到或知道──的人的宗教。

然後還有第六種人的宗教,以及第七種人的宗教,關於這兩種宗教我們仍一無所知。


同樣的區分也可應用於藝術、科學和哲學上。

必有第一種人的藝術、第二種人的藝術、第三種人的藝術;

有第一種人的科學、第二種人的科學、第三種人的科學、第四種人的科學等等。

我們必須自己設法找出實例來……

 

--- 鄔斯賓斯基

**********************************************************************

PS.

第四道所說的「學校」是指一個修行團體,其中有真正的悟道者給予求道者直接的教學。

在「學校」中前三種人可以學習成為第四種人,第四種人學習成為第五種人。

如果一個修行團體並沒有真正的悟道者,那麼只能稱之為組織或團體,不能稱為「學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漫遊潛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