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人在受苦。
苦難的所在不是別處,正是人的內心。
整個自然就是一種歡樂;
整個自然總是在慶賀,沒有恐懼,沒有憂慮。
存在繼續存在著,可是人是個問題。
為什麼這樣?
每個人都是個問題。
如果只是少數人有問題,我們可以稱之為病態,不正常,
但事實恰恰相反——只有少數人沒有問題。
像佛陀、耶穌或老子、莊子那樣的人鳳毛麟角,
他們是自在的,他們的生活是一種喜樂,而不是受苦受難。
如果沒有他們,那麼每一個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人在什麼地方出了毛病——
不是某一個具體的人,而是整個人類社會出了毛病。
這種情形從根部就開始了。
當一個孩子誕生的時候,社會開始將孩子納入那個不自然的模式
——那種所有人都深受其害的不自然的模式。
心理學家曾竭力想探索孩子的變化從何而起的秘密,
他們最終發現了4歲這個年齡段。
孩子就在這個年齡上下成為社會的一部份,
就在這個年齡上下他不再自然。
在4歲之前他仍是那個樹木、花朵、鳥兒和動物的大千世界的一部份,
在4歲之前他仍是無拘無束的。
在此之後他就被馴化了。
社會接手了。
然後他就得依照規則、道德、正確和錯誤來生活。
然後他就不再完整。
於是一切都被區分了。
從此,在他行動之前他得有意識地決定該怎麼行動,做什麼,不做什麼。
「應該」進入了,
「應該」是一種病。
區別進入了,
現在,孩子不再具有神性,他從那種恩典中跌落了。
這就是《聖經》故事中亞當墮落的含義。
在吃智慧樹上的果實之前他是自然的,他生活在伊甸園中。
伊甸園在這裡。
那些樹仍在那裡生長;動物也仍是那裡的一部份;
太陽、月亮和星辰仍在那裡運行。
現在,伊甸園就在這裡——但是你已經在外面。
亞當為什麼會被逐出伊甸園呢?
因為他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實。
在4歲這個年齡上每一個亞當和夏娃都會被逐出伊甸園。
這不只是過去發生的事情,
當每個孩子降生的時候,這種情況就一再重演——
又一個亞當降生了,又一個夏娃降生了。
在4歲之前沒有知識。
在4歲這個年齡上孩子開始懂得什麼是什麼了。
然後他就走上岔道,他不再自然,自發性消失了。
現在他將按照規則生活。
一旦你開始按照規則生活你將會受罪。
因為你不能再自發地愛,你不能享受,你不能跳舞,你不能歌唱。
一旦你開始按照規則生活,你不得不納入一個固定的模式——
但生活從來就不是一個固定的模式,
它是一種流動,它是一種液狀的易變的流動。
沒有人知道它會流向何處去。
一旦你開始按規則來生活,你就會知道你的去向。
但深層中,那種流動停止了。
從此你只是按部就班,從此你就在走向死亡——因為你被禁錮了。
那種禁錮是非常微妙的——除非你絕對地警醒,你是看不到它的,
它就像一副無形的盔甲包圍著你。
這個時代最富革命性的思想家之一威廉﹒賴茜發現了這副盔甲,
但是他被社會認定為瘋子並投入了監獄。
他在監獄中憂患交加地死去。
他的憂患是:他說的是實話但沒有人肯聽他。
他發現了許多神秘家曾經談到過的問題——禁錮。
威廉﹒賴茜發現人的每一種心理疾病都有身體上某一部份的疾病與之對應;
在身體中有些部份壞死了,呆滯了。
除非身體的這一部份得到釋放,隱患被消除,
以至你體內的活力再次流動起來,否則你的心靈是不可能獲得自由的。
禁錮必須打破,盔甲必須扔掉。
例如,讓我們看看孩子是如何在2歲的時候被規範的。
他被禁止玩他的性器官:不要碰你的陰莖,不要碰你的陰蒂。
人在與自己的身體嬉戲時似乎有一種自然的快感,
似乎有一種狂喜,一種自然的狂喜。
看看那些男孩或女孩,他們享受自己的身體,你將看到這種狂喜是什麼。
狂喜的顫慄在全身流過,你可以看見這種波動流過全身。
孩子欣喜若狂。
但這種表情在我們看來具有某種動物性——
因為我們已經忘了如何地自然和無拘無束,於是我們阻止孩子。
這種阻止有兩種原因。
其一是我們在內心深處感到嫉妒。
其二是我們在孩提時代也被阻止過,而人的觀念是一種機械的重複。
凡是我們父母對我們做過的事情,我們將對我們的孩子如法炮製。
我們總是為做錯了什麼而感到羞愧。
孩子們快樂,而我們覺得什麼事做錯了。
記住,當孩子快樂的時候,不要與什麼錯事聯繫起來,
不然的話,在心靈深處,歡樂將成為一種錯誤。
這就是現狀,
當你快樂時你感到羞愧,當你憂傷的時候你就開心了,
這是什麼話?
——當你快樂的時候你就感到什麼地方出了錯!「我在幹錯事。」
而當你憂慮時你就感到對頭了,好像應該是這個樣子。
這是因為當一個孩子快活的時候,社會馬上從什麼地方出來介入,說不允許。
孩子沒有對與錯的概念。
他沒有道德觀,孩子是非道德性的。
他知道的僅是開心與不開心——他是無拘無束的。
當你說停止,孩子會怎麼樣呢?
本來,快樂之波正在從頭到腳地流過全身,
從脊椎開始的性中心來到頭頂的第七個中心薩哈斯拉,空達裡尼被喚醒了。
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其自然運作的空達裡尼降生的。
但你說停止,孩子會怎麼樣呢?
他將屏住呼吸。
當什麼事被阻止的時候,呼吸就必然會受阻。
他將不能呼吸,他將收縮胃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阻止那些能量的波動。
他的隔膜會變硬,他將一次次地收縮胃部以阻止深呼吸。
他的膈膜會變成一副盔甲。
於是,呼吸將永遠不能順暢地通過這一障礙。
如果呼吸進入到深處,它將刺激性中心,
當它刺激性中心時,能量又開始波動,活力流淌起來。
這就是沒有人深呼吸的原因。
當我叫人使勁地混亂地呼吸時,他們對我說這非常危險。
他們害怕。
怕什麼?
怕就怕一旦你使勁地混亂地呼吸,你就會失去束縛,盔甲將被打碎。
而那種呼吸將影響到性中心。
這就是社會對你的壓迫——它在性中心與呼吸之間製造了一條鴻溝。
如果呼吸影響不了性中心,一切快樂的源泉都被阻止了。
你的胃變得像巖石一樣。
它不讓任何東西順流而下,你的身體被一分為二。
你從來不認同你的下半身。
對你來說,下半身是真正低下的東西。
評斷進入了。
上半部份意味著高尚的,好的東西;下半身意味著低下的,壞的東西。
你從不認同你的下半身,它是不好的東西——是魔鬼,魔鬼在那裡。
亞當被逐出了伊甸園,每一個亞當和夏娃都被逐出伊甸園。
為什麼?
因為他們吃了智慧的果實,智慧的果實是最有害的。
如果你想拋棄區別和刻意的劃分,你就得放棄智慧,你必須重返童年。
只有這樣盔甲才能被破除。
但如果你想嘗試去打破盔甲,你會感到焦慮,
因為這副盔甲是你整個的自我。
由於它,你自我感覺良好,
因為你是道德的,你會因為你是道德的而感到高人一等。
如果你打破這副盔甲,將會帶來一片混亂。
首先你會陷入混亂,然後恐懼就來了,
如果你害怕,你會再次被壓制,你將再次穿上盔甲——你甚至會加固它。
於是你會害怕離開它。
以為它保護你。
我聽說在一所小學裡,老師在給學生講解地心引力的原理。
她說總而言之,因為有地心引力這一法則,我們才得以在地球上生活,
一個小孩給搞糊塗了。
他站起來說他不明白——
在地心引力這一法則通過之前我們是如何站在地面上的呢?
你以為你的存在是因為社會,
你以為你在此地是因為道德——以及諸如此類的廢話;
你以為你在此地是因為《聖經》、《可蘭經》或《吉它經》。
不!
自然的存在不依靠任何法律。
它有其自身的內在規律,但那不是些由人類來通過的法律。
它不需要你的審判,
它存在,生命通過它而流淌。
如果你不干預,你將很快達到目的;
如果你干預,你會陷入麻煩。
如果你有麻煩、憂患和苦難,你得知道是你干預了自然。
在你停止干預之前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這就是莊子的全部含義所在——不要干預自然,隨它去,信賴它。
你出自於它,它是你的母親;它是源泉;
終有一天你將回到它那裡——這是終極的目的。
同時,為什麼要干預,為什麼要爭鬥?
你必須重返童年,你必須回歸。
你必須將社會進入並迫使你干預自然的歲月重度一次。
所以記住一個基本的道理:
如果你生命的道路上出了什麼岔子,
你不能僅僅靠智力上的理解去化解——沒有那麼簡單。
這是你生命的模式,它在你的體內,深入骨髓。
你必須回去。
如果你真的想變得自然,你得重度往日的時光——向後移動。
所有靜心的方式都幫助你回歸。
晚上躺在床上,每天作1小時的嘗試。
一開始的時候是要費些力,
但很快它就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活動,你會從中得到享受。
越朝後,你就越會感到自由和快樂。
自然是廣闊的,而制定法律的人類是狹隘的。
他們像一條坑道,你越往裡走它就變得越狹隘。
終有一刻你會撞上死胡同,你哪兒也去不了,
坑道就成了你的墳墓。
這就是每個人碰壁的情形。
如果你真正想掃除障礙,晚上,臨睡之前,閉上眼睛,
就這麼回去重度往日的歲月。
慢慢地移動,不要性急,
你不能在一天內就做完——它將持續大約3個月左右。
慢慢地移動。
再度經歷——不僅僅是回憶,回憶沒有用,
因為回憶是智力上的活動,你仍然留有距離,因為它沒有觸及你。
記住:再度經歷。
我說再度經歷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回去,就像它重新發生一樣。
開始時它只是「好像」,
但它很快就會成為真實。
你那不完整的、被壓抑的生存狀態就在那裡,掙扎著想恢復自由。
就這麼回過去,
不久,3個星期之內,你會發現那個障礙所在的地方。
在這個障礙之前你是自由的、自然的,而這個障礙製造了所有的麻煩。
從此你永遠不再自然。
某個地方你會發現你母親、父親站在這個障礙上——這就是你為什麼完全忘卻的原因。
如果你回憶,你不可能記得4歲之前的事,
因為障礙是如此巨大,它把事情完全遮住了。
不然,為什麼你記不起4歲之前的事呢?
為什麼你忘得那麼乾淨呢?
你的意念在那裡。
你享受、你受罪,你有過許多經歷——你怎麼會全忘了呢?
你沒有忘,因為這一障礙,你把一切都壓抑在無意識裡。
那就是為什麼人們總是說他們的童年是美麗的。
你一直認為你的童年是天堂。
它是——但它看來是這樣,因為你記不得了。
慢慢地走。
漸漸地更多的事情會出現。
往日的塵土必須被揚起。
你會汗顏,你會害怕,你的整個意念都將說:「你在幹什麼?回來,走向未來!」
意念總是說走向未來,因為只有這樣它才能原封不動。
如果你真想成為一個靜心者,首先得回到過去。
如果你在哪個岔路口走錯了道,
唯一的辦法是回到那個岔路口去,再走上那條正確的道路。
沒有別的辦法。
無論你現在在哪裡,你不能一下子從你的所在回到正道上
——你必須回去。
當我說再度經歷時,我的意思是讓它在你身上發生。
想想你第一次碰你的性器官時你父母命你把手拿開。
想想他們的眼神,他們的表情——他們怎麼譴責你。
看看你父親再次站在那裡,
一樣的表情,一樣的眼神、手勢、譴責,整個情形。
不僅如此,還要感受那天的情緒——那種收縮,
你狹隘的意識及那種譴責和他們造成的創傷。
孩子是如此無助,他不得不遵從你的命令;
無論你說什麼,他不得不跟著你。
甚至即便你違背他的天性,他也不得不服從你。
他是如此無助,他沒有你不能生存,他依賴你。
看看這種完全的無助。
在你的體內感受它。
你可能會開始哭泣,流淚。
你可能開始抗議。
你可能會想揍你父親——你當時沒有那麼做,那是一種遺憾。
你將不能饒恕你的父親,除非在這重度時光的當口揍他。
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們都不能原諒和忘卻他們的父母。
他們總是在那兒,因為發生的事件總和他們聯繫在一起。
回去,重度那些時刻,
漸漸地你將走得越來越深。
然後忽然間隧道消失了——你已經越過了障礙。
你在一個廣闊的,無垠的天空。
你又是一個無拘無束的孩子了。
--- Os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