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love yourself  

請你談一談有關佛陀美麗的話語︰

愛你自己,然後觀照──今天、明天、永遠……

 

“愛你自己,”


愛是靈魂的滋養品。

愛之於靈魂正如同食物之於身體,

沒有食物,身體會變得虛弱;沒有愛,靈魂會變得虛弱。


沒有一個國家、社會、教堂,或既得利益者曾經想要人們有強壯的靈魂,

因為一個靈性上有能量的人會叛逆。

愛使你變得叛逆的、改革的;

愛給予你翅膀使你可以飛得更高;

愛給予你看事物的洞見,因此沒有人可以欺騙你、剝削你、打壓你。


然而那些傳教士,那些政客只能靠吸取你的血來生存,

他們依靠剝削別人來生存,他們是寄生蟲,

所有的傳教士,政客都是寄生蟲。

為了使你靈性變得虛弱,他們發現一個有效的方法,百分百的保證有效,

那就是教你不要去愛你自己——

因為如果一個人無法愛他自己,他就無法去愛別人,

這個是一種非常狡猾的教導。


他們說︰「去愛別人。」——他們知道如果你無法愛自己就根本不能愛。

但是他們卻不斷地倡導︰「去愛別人、愛整個人類、愛神、愛大自然,

愛你的太太、妳的先生、你的小孩、你的父母,但是不要愛自己。」

對他們而言,愛自己是自私的行為。


他們譴責〝愛自己〞。

他們使他們的教導看起來很有邏輯

他們說如果你愛你自己,你將變成自我主義的人,

如果你愛你自己,你會變得自負、自戀。

但是這不是真的。

真正是一個愛自己的人在他自己身上找不到自我。

自我會出現在一個不愛自己卻說他愛別人,或試著愛別人的人的身上。


愛不知道什麼是責任、義務。

責任、義務是負擔,是一種社會正式的禮俗。

而愛是喜悅的、分享的、不拘正式禮俗的。

愛人從來不會感到他做夠了,

愛人永遠覺得還有更多的可能。

他們從不覺得說”我施恩於別人”,

相反地,他會認為︰”因為我的愛已經被接受了,所以我受到恩惠。”

他覺得︰”別人接受我的禮物而沒有拒絕,這就是施與我恩惠。”

而承擔責任義務的人會認為︰”我是比較高尚的,比較有靈性的,非常特殊的,看看我是如何來服務大眾的!”


一個愛自己的人會尊重自己。

一個愛自己、尊重自己的人也會尊重別人。

因為他曉得︰我是這樣子,別人也是! 我享受愛,尊敬及尊嚴,別人也是。

他覺知到我們沒有不同,就基本原則而言,我們是一體的,

我們在相同的法則之下︰〝Es dhammo sanantano──永恆的法〞。
 

愛自己的人非常享受愛,因為非常喜樂,愛開始滿溢出來,流向別人。

它一定得這麼做!

如果你活在愛中,你一定得分享它,

你無法永遠就一直只愛你自己,因為有一件事情會變得很清楚︰

愛你自己是如此的狂喜和美妙,

如果你開始分享那滿溢的愛給很多很多人,那麼將會有更多的喜悅在等著你。


慢慢的,漣漪會擴散得更遠更遠。

你愛其他的人,然後你愛動物、小鳥、樹、石頭……

你可以用你的愛填滿這整個宇宙。

單單一個人就足夠的用他的愛來充滿整個宇宙,

就好像一顆小石頭的漣漪可以充滿整個湖──就只需要一顆小石頭。


人類必須成為神,

除非人類變成神,否則不可能有達成,不可能有真正的滿足。

但是你要如何成為神呢?

你們的傳教士說你是一位罪人,當審判日來臨你一定會去地獄,

他們使你很害怕去愛自己。

這就是為什麼人們成為偉大的挑毛病專家,他們挑剔自己的缺點,

他們怎麼可能會放過挑剔別人相同的缺點呢?

事實上,他們一定會找到毛病然後他們會將毛病放大,盡可能的誇大。

這似乎是唯一能夠保留面子的方式了,你就是必須這樣做,

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批評指責,卻這麼缺乏愛。


我認為這是佛陀最深奧的經文之一,

只有覺醒的人可以給予這樣的洞見。

一個愛他自己的人很容易成為靜心的,因為靜心表示與你自己在一起。

如果你恨你自己──就像你現在這樣,

你被教導這麼做,而你一直很虔誠地遵循著教導,

如果你恨你自己,你怎麼能夠跟自己在一起呢?

靜心的意思是︰享受自己優美的單獨並且慶祝你自己,

那就是”靜心”的一切。


靜心不是一種關係,

一點也不需要別人,你自己就已經足夠。

沐浴在自己的榮耀裡,

沐浴在自己的光中。

你就是喜悅,

因為你活著,

你『是』。


這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蹟是︰你是,我是。

『在』就是最大的奇蹟,而靜心就是打開這偉大奇蹟之門。

只有愛自己的人才能夠靜心,

否則你總是從自己身上逃開,躲避自己。

誰願意去看到自己醜陋的臉?

誰會要穿越這個醜陋的人呢?

有誰想要深入自己的泥濘,深入自己內在的黑暗呢?

有誰認為自己是活在地獄中?又有誰會想進入呢?

你們只想用美麗的花朵覆蓋這一切,然後永遠逃離你自己。


因此人們才不斷地找尋同伴,

他們無法與自己在一起,他們要跟別人在一起。

人們會尋找著任何型態的同伴,只要能夠逃避跟自己在一起,任何方式都好,

他們會坐在電影院好幾個小時,看一些完全愚蠢的事,

他們會浪費很多時間來看一些偵探小說,

他們會一直一直看相同的報紙,為了讓自己有事做。

他們會玩牌,下棋來〝殺〞時間……彷彿他們有太多的時間!

 
讓愛從你身上開始,然後繼續散播出去。

它會用它自己的方式擴散,你不用對它做任何事來擴展它。


佛陀說︰“愛你自己”,馬上又說︰“然後觀照”。

這就是靜心,這是佛陀對靜心的描述,

首先必須先愛你自己,然後觀照,

如果你不先愛你自己而開始觀照,你會感覺想要自殺。


很多佛教徒想要自殺因為他們並不注意這經文的第一部份,

他們直接跳到第二部份︰觀照你自己,

事實上,我從未碰到任何一份法句經的注釋有談到第一點︰愛你自己。

 
蘇格拉底說︰知道你自己;佛陀說︰愛你自己,

佛陀比較真實,因為除非你愛自己,否則絕對無法知道你自己,

『知』稍後才會出現,『愛』 準備好基礎。

愛能讓你明瞭你自己的可能性。

愛是知道自己正確的道路。

 
    愛你自己,然後觀照──今天、明天、永遠……
 

在你的周圍創造出愛的能量,

愛你的身體,愛你的頭腦,愛你整個結構與組織。

愛意味著︰接受它本然的樣子,不要試著壓抑。

我們只有在恨或反對某個東西時我們才會壓抑。

不要壓抑,因為如果你壓抑,那麼你要如何觀照呢?

我們無法與敵人的眼睛互相注視,我們只能看著我們所愛的人。

如果你不是自己的愛人,你無法看入你自己的眼睛、你的真實的臉、與你真實的存在。


觀照就是靜心,

佛陀稱靜心為觀照,“觀照”是它祂所使用的字語,

祂說︰ 覺知、醒悟,不要落入無意識,

不要舉止昏沈,不要機械式的反應,像個機器人,

──這些就是一般人都在做的事。

 
觀照,就只是觀照,

佛陀並沒說要觀照甚麼──觀照每一件事!

走路時,觀照你的“走路”,

吃東西時觀照你的“吃”,

洗澡時觀照“洗澡”,冷水落在你身上,水的碰觸,涼意,從脊椎升起的顫抖……

觀照每一件事︰今天、明天、永遠……

 
有一個時刻會來臨,甚至你可以觀照你的睡眠──那是觀照最終的階段。

身體睡著了,觀照仍然繼續著……

那是觀照最終的階段。

現在的狀況剛好相反︰

你的身體醒過來你還沉睡著,然後你的身體睡覺而頭腦卻胡思亂想。


身體需要休息但是你的意識不需要睡覺,

你的意識一直就是清醒的、警覺的──那是它的本性。

當你變得越能觀照,你開始擁有翅膀,然後這整個天空都是你的。

人是大地和天空的交會,身體和靈魂的相會。

 

   --- Osh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漫遊潛獵客 的頭像
    漫遊潛獵客

    漫遊潛獵客的部落格

    漫遊潛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