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個意識可以以三種方式互相關連,


第一種方式是〝我—它〞的關係;

那麼別人就不是以一個人來被尊敬,而是以一件物品來被使用。

〝我—它〞的關係是一種佔有的關係,它是最醜的關係。


科學在〝我—它〞的世界裏運作,那就是為什麼科學沒有辦法相信有一個靈魂,有一個神,

科學的世界只有東西和物質,它將每一樣東西縮減成物質。

〝我—它〞是科學家的世界。


第二種關係是〝我—你〞;

愛人就是這樣在關連,對方有受到尊重,非常受到尊重,

對方並沒有被縮減成一樣東西,對方並沒有被使用,

事實上,雙方互相都在增強對方,雙方互相都使對方變得更豐富。


在第一種〝我—它〞的關係裏,你攝取,你的整個顧慮就是要如何攝取更多更多;

在第二種關係裏,你給予,你的整個顧慮就是要如何給得更多更多。

並不是說籍著給予你不會得到,你會得到一千倍,但那是另外一回事,那不是你的動機。


第二種是藝術的世界,藝術家生活在〝我—你〞的世界裏。

世界上有很多宗教,尤其是由猶太教所生出來的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回教,都沒有超越〝我—你〞的範躊,

因此他們無法發展靜心,只有祈禱。

祈禱是一種〝我瞥你〞的關係,神是別人,你對她非常尊敬,但別人仍然是別人,有一個分開。

有親近,但是還沒有連結起來,非常親近、非常親密,但是尚未成為一體。


第三種關係事實上根本就不是一種關係,它非常似非而是,

它既不是〝我—它〞,也不是〝我—你〞,兩個人並不是以〝二〞存在於它裏面,

他們開始以〝一〞來運作,他們變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他們變成一個性高潮般的喜悅,

那就是神秘家所處的狀態,那就是靜心者想要去達成的狀態。

…………

……


愛與關係是不相關的,它比較是一種存在的狀態。

你必須變成一個具有愛心的人,而不必然要處於關係之中。


我並不是說不要處於關係之中,要盡可能處於很多種關係裏,

因為每一個關係都有它本身的獨特性,每一個關係都有它本身的美,

每一個關係都貢獻了它本身的喜悅,當然也有它本身的受苦。


它具有它本身黑暗的夜晚,以及它本身很美的日子。

然而一個人就是這樣在成長的:透過黑暗、透過光、透過甜蜜、和透過酸苦。


…………

……


有一個韻律:有時候享受關係,有時候享受單獨。

一再一再地去享受這兩者,有一天你將會瞭解不需要處於關係之中,也不需要成為單獨的。


你可以在關係裏面而仍然保持單獨;

你也可以在單獨的狀態下處於關係之中;

那麼你就變聰明了,那麼它們就不是相反的兩極,你不需要去選擇,兩者都存在。


一個人停留在關係之中,也是他仍然保持單獨。

一個人知道他的單獨是永恆的,它無法被打破,

他仍然可以將他的喜悅跟別人分享,但是他並不覺得以任何方式跟別人關連。


當兩個〝單獨〞一起存在於一種很深的愛之中,而沒有為對方創造出任何監禁,

那麼某種非常有價值的東西就發生了──

但是在那個發生之前,你必須一再一再地去經歷過這兩個階段──一個人只能夠透過經驗來學習。


但是且看人類的頭腦是多麼地愚蠢:

當你處於關係之中,你一定一直在渴望要成為單獨和自由的;

現在你已經單獨和自由了,你卻認為你應該是悲傷的,你應該覺得痛苦,然後你又會再進入關係之中,

然後你又會再想,你應該成為單獨而快樂的,往日的情景是多麼美!


我們繼續錯過那個要點,我們繼續在想著跟事實不同的情況,愚蠢的頭腦就是這樣在運作的。

享受當下這個片刻,任何在當下這個片刻所提供的,你就讓它來豐富你。

 

--- Osh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漫遊潛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