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案抱怨他的童年時,他真正在說的是什麼呢?
──他真正希望的是事情會有所不同。
當助人工作者對個案所說的感到抱歉時,他的內心發生了什麼呢?
──他也希望事情有所不同。
這時他們兩人都與現實切斷連繫。
當我們承認過去並按照事情本來的面目來同意它時,這樣的同意就成為我們力量的泉源。
當我們抱怨我們的命運,我們就失去了力量,對個案則毫無幫助。
所以,做為一個助人者,我就按照事情本來的面目來同意個案的命運,而無任何悔恨。
這是助人的第六個序位。
藉由接受,我獲得力量。
而且藉由我的接受,個案也同時獲得接受過去發生的力量。
助人的失序在此為,我們期待事情與原來的面目有所不同。
我們如何能看出助人工作者是否希望事情會有所不同?
助人者會開始安慰他的個案。
在這裡,安慰意味著:加入個案悔恨的行列。
與重大挑戰和諧一致的幫助
對某些遭遇重大挑戰的人我們會有某些感覺。它也會影響我們。
但是當我們能在自己身上發現藉由同意這個可怕遭遇的發生時其中所產生的力量,
我們因此了解個案也可以經由他們的同意而獲得同樣的力量。
如此一來,我們就不需要去安慰個案。
許多助人工作者無法忍受他人的命運。
他們嘗試去安慰他們的個案,而不去承擔起面對真相的挑戰。
他們因為無法處理這樣的命運而嘗試把真相掩蓋起來,
如即將來臨的死亡或某些無法扭轉的命運。
一旦我們能同意個案的命運,我們就能處在平靜中。
藉由我們對個案命運的同意和平靜,個案也獲得同意他命運的力量。
所以,這樣的幫助與生命完整的偉大合一,
同時它也能合諧地面對生命的挑戰和艱辛。
在一次的幫助中達成這樣的合一和合諧。
如此一來,個案可以在我們的臨在中成長,
就如同我們同意他們或我們自己的命運時所能得到的成長一樣。
特別的感知
能否按照這些助人的序位來行動,需要一種特別的感知能力。
我們並不嚴格或像方法學般地來運用這些助人的序位。
如果我們這樣做,那麼我們就陷在頭腦的狀態而不是感知的狀態。
我們會嘗試將這些序位分類到過去的經驗。
但在這裡,我們需要的是,把我們自己暴露於這整個整體,讓它告訴我們,什麼是最基本的。
因此,這樣的感知既是集焦的同時也是自制的。
--- 海寧格
**************************************************************************
伯特‧海寧格 Bert Hellinger ──「家族系統排列」之整合發展者
海寧格先生的一生相當傳奇,年輕時經歷過戰爭,
後來進入天主教團開始一段淨化身心、靈魂的過程,並在非洲祖魯族擔任神父近二十年,
回德國之後進修精神分析及多項心理療法,
隨著他的工作探索進入心靈層面,他發現很多個案跨越數代並涉及家族其他成員,
進而發展出「家族系統排列」的許多新洞見與新技巧。
海寧格的「家族系統排列」是一種心靈工作法,海寧格稱之為「Soul Work」,在國際上已贏得了高度的肯定;
他的數十本著作,在德國極為暢銷,全世界也已有上百本翻譯本,並且仍在不斷增加中;
他受邀至世界各國指導研習,教過無數的學生,
包括大學教授、醫生、輔導老師、社工人員、企業顧問、心靈成長團體等,很多人正把他的心得在世界各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