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和混亂都是來自幻象,
對成道來講——沒有所謂喜歡和不喜歡。
你為什麼會喜歡和不喜歡?
你喜歡某件東西而不喜歡另外一件東西,它是怎麼發生的?
這個分別是怎麼發生的?
你對這個喜歡和不喜歡的運作過程有加以徹底瞭解嗎?
它值得你試著徹底去瞭解。
你說:「我喜歡這個人,不喜歡那個人。」
為什麼呢?
突然有一天,你變得不喜歡這個人,而開始喜歡那個人,為什麼呢?
那個運作情形到底加何?
為什麼你會去喜歡一個人。
如果某人讓你增強你的自我,你就會喜歡那個人,
如果他變成一個銀幕而幫助你作夢,你就會喜歡那個人。
如果他調整他自己來適應你的作夢,你就會喜歡那個人,
如果他沒有適應你的作夢、如果他不讓你作夢,你就不喜歡那個人。
如果某人不但不適應你的作夢,而且反而打擾你的作夢,
如果他沒有扮演銀幕的角色,如果他不是被動的,如果他是主動的,你就不喜歡。
你喜歡一個被動的銀幕,所以不論你作什麼夢,別人就幫助你作夢。
戈齊福最大的門徒奧斯盤斯基將他所寫的書「找尋奇跡」獻給他的師父,
他在那本書上面寫著:「獻給一個摧毀我所有的夢的人。」
但是你不會喜歡一個摧毀你所有的夢的人。
即使奧斯盤斯基也必須離開戈齊福,在最後幾年,他從來沒有回來看他,他開始自立門戶,
最後在他過世的時候,他是戈齊福的敵人。
即使是一個像奧斯盤斯基這麼有警覺的人,一個能夠感覺到說這個人摧毀了他所有的夢的人也必須離開。
你或許能夠感覺出來,但是當某人真的一再一再地摧毀你的夢,你也會覺得這個人是一個敵人。
一個真正的師父看起來總是好像一個敵人,這就是準則。
一個虛假的師父總是會幫助你作夢,他從來不會打擾你的作夢,
相反地,他會給你慰藉、給你鎮定劑,他會安慰你、撫慰你,
他的教導會像一首優美的催眠曲,他會在你的周圍唱歌,讓你睡好一點,就這樣而已。
但是一個真正的師父是危險的,去接近他充滿了危險,
你是冒著你自己的危險在這樣做,因為他不會讓你作夢,他不會幫助你作夢,
因為這樣的話,整個目的就喪失了!
他將會摧毀,而夢非常靠近你的心,你認為你的夢就是你的心,
而當夢被摧毀,你就覺得你被摧毀了,它就好像某人在謀殺你。
印度人有覺知到這一點,所以他們說一個真正的師父就好像死亡一樣。
當你去找一位師父,你就是去找死,
你將必須一死,
因為除非你死,否則你無法再生。
當你的夢被摧毀,真理才會進入存在,真理才會顯露出來。
你喜歡一個人,因為他幫助你的自我,
你喜歡一個女孩,因為她說你是一個完美的人。
有一次我無意中聽到兩個愛人在交談,他們坐在海邊,當時風浪很大,
那個男孩說「捲起來吧,美麗的波浪!捲起來,捲得更大、更大、又更大!」
然後那些波浪變得更大、更大、又更大。
那個女孩說:「太棒了—海會聽你的話!」
你會喜歡這種人。
如果某人幫助你的自我,你就準備要以幫助他的自我來作為交易。
當每一件事都適合的時候,你就會喜歡那個人,這是一種相互約定。
一旦那個人開始走他自己的方式,或者是什麼事不適合,
或者是那個人比較執著於他自己的意思,或者是那個人想要開始支配,想要開始佔有,
或者是那個人開始傷到你的自我……
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那個人喜歡你並不是因為你的自我被增強,
那個人喜歡你是因為他或她的自我被增強。
他是因為他自己的自我而喜歡你,而你的喜歡是因為你的自我被增強了,
你們的目的是不同的。
這種類型的約定無法永遠持續下去。
你們的目的不僅不同,它們還是互相敵對的,
因為只有一個人能夠成為主人,而事實上你們兩個人都試著要成為主人。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將會很甜美,因為那個領土還不知道。
漸漸地,當事情安頓下來,
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執著於自己的意思、越來越想佔有、越來越想支配、越來越侵犯到對方,
然後你就會開始不喜歡。
你會恨一個試著以任何方式將你的優越感往下拉的人,
你會愛一個使你覺得更優越的人。
自我一直在遭受自卑情結之苦,
就是因為這一點,所以一個男人會想要去愛這個女人、或那個女人、以及千千萬萬個女人。
他或許會變成一個唐璜,因為每一次,只是在剛開始的時候,那個女人會幫助他的自我。
那是一個策略,女性的策略。
在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女人會幫助你,
等到她覺得現在你已經離不開了,你已經被抓住了,她就開始支配你。
你會想要去征服很多女人,但只是在剛開始的時候。
你可以看到,所有的愛情事件在剛開始的時候都很美,
而很難找到一個愛情事件在結局的時候很美,那是很稀有的。
如果你能夠找到這一類的事件,那麼你就可以了解說這個事件是一個真正的愛的事件。
可以用結果來作為證明,不能只用開始來作為證明,
因為在剛開始的時候,所有的愛情事件都很美,但只是在剛開始的時候,
因為兩個人都會運用外交手腕,兩個人都會把美好的一面表現給對方看,
兩個人都會試圖去吸引對方,這是一種推銷術,
但是當東西已經賣出,那個臉就改變了,然後真正的東西就會浮現,
那個具有侵略性的自我就會開始運作,這是最後才會到來的真正的東西。
真正的東西總是到了最後才來,它從來不會一開始就出現,
因為剛開始的時候,兩個人都會試著去親近對方。
一旦你們變得更親近—一旦所有的事情都被視為理所當然,真正的東西就跑出來了。
你為什麼會喜歡一個人?
你為什麼會喜歡一樣東西?
將人擺在一邊!——你為什麼會喜歡一樣東西?
即使東西也會幫助你的自我。
如果你的鄰居買了一部較大的車子,你就必須買一部較大的車子,因為問題不在於車子。
小一點或許會比較舒服—比較適合現代的交通,小一點的車子麻煩或許會比較少。
大一點的車子麻煩會比較多,價格也比較貴,你甚至會付不起,
但是如果鄰居買了一部大車,你就必須買一部大車,你喜歡這樣,你為什麼會喜歡這樣呢?
你所有的喜歡都是來自自我:大車比較有聲望。
有一次木拉那斯魯丁的老闆很生氣地把他叫進辦公室,叫他坐在地毯上,
然後說:「那斯魯丁,太過分了—你知道說昨天晚上—在我們辦公室的宴會之後,
你推了一部手推車,推到市區的大馬路上,你難道不知道說這樣做會丟公司的臉嗎?」
那斯魯丁說:「我一點都沒有這樣想,因為你站在手推車裏面,我們兩個都喝醉了,
所以我認為沒有什麼面子的問題——甚至連老闆自己都在手推車裏面——
所以我就推著它繞著大街跑,每一個人都感到很高興,人們都很喜歡。」
聲望——唯有在喝醉酒的時候,你才會忘掉聲望,喝醉酒的時候,你才會做一些傻事。
對這一點加以瞭解是很好的,或許我們從這裏可以瞭解聲望就好像酒精一樣,
因為唯有當你喝醉酒,你才會忘掉它,否則你總是在注意聲望和別人對你的尊敬。
你會因為一樣東西給你聲望而喜歡它。
你喜歡一個房子,因為它給你聲望,它或許不方便,或許不舒服……
注意看現代的家俱,它們根本就不舒服,但是誰會喜歡把舊的家俱擺在屋子裏?
現代的比較好,雖然比舊的更不舒服,但它是現代的!
它能夠給你聲望。
任何能夠給你聲望的東西都含有酒精,它能夠使你醉,然後你就會覺得你是強而有力的。
但是為什麼要有這個對權力的渴望呢?
記住,如果你渴求權力,你就永遠無法達到真理。
有時候你敲神的門也是為了權力,但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敲錯門了,
只有那些完全覺知到說權力以及權力的追求是一種瘋狂的人才能夠達到那個門。
你依照你的自我來決定喜歡和不喜歡。
如果沒有自我,怎麼會有喜歡和不喜歡?
它們將會消失,你就不會有那個分裂的頭腦,
不會有那個喜歡和不喜歡,以及產生出各種不同選擇可能性的頭腦。
當你很自在…
自我永遠無法使你自在,它是一種經常性的擾亂,因為自我必須顧慮到四周---而四周有千千萬萬個人。
別人買了一輛較大的車子,那麼你要怎辦呢?
別人娶了一個更漂亮的太太,那麼你要怎麼辦呢?
別人比你更健康,那麼你要怎麼辦呢?
別人的眼睛比你更漂亮,那麼你要怎麼辦呢?
別人比你更聰明、更狡猾、賺更多錢…
有千千萬萬的人在你的周遭,而你跟他們每一個人都在競爭,這樣做你將會發瘋——
那是不可能的,你永遠無法滿足,你怎麼可能會滿足呢?
即使國王……
我聽說有一次,亞歷山大試著要去調整牆上的一幅畫,那幅畫掛得不正,所以他想要將它調整一下,
但是他夠不到,因為亞歷山大個子不高,只有五尺五寸,
他的貼身侍衛幾乎有七尺高,所以他可以馬上將那一幅畫拿下來,把框調整好,
但是亞歷山大的內心受傷了,他覺得非常受傷。
那個貼身侍衛說:「陛下,當你想要做這樣的事,只要吩咐一聲就可以了—我長得比你大。」
亞歷山大說:「比我大?不對!比我高,但是沒有比我大。」
每當亞歷山大看到別人比他高——他一定會看到,因為有很多士兵都比他高他就覺得非常受到冒犯。
你可以擁有整個世界,但是一個乞丐也可能比你高,然後整個世界就失去了,你就變得一文不值。
你可以變成一個國王,但是一個乞丐也可能會唱歌唱得比你好—你無法擁有一切的優點。
任何你所擁有的東西都無法讓你滿足。
頭腦、自我將永遠會覺得不滿足。
喜歡和不喜歡是因為自我的緣故,自我會受很多苦。
當沒有自我的時候,就沒有喜歡和不喜歡的問題,你會像一陣微風在世界上飄流,
你不會選擇說我要到北方去,你不會有任何喜歡和不喜歡。
不論自然帶領你到那裏去,你都會處於一種放開來的狀態。
如果自然流向北方,風就吹向北方,如果自然改變方向,而開始吹向南方,那麼風就吹向南方,
它沒有它自己的選擇。
一個道中之人沒有他自己的選擇,不論河流帶領他到那裏,他就跟著它—
他從來不會去推動那個河流,他從來不會跟它抗爭,他沒有選擇,他沒有喜歡和不喜歡,
你或許會覺得他有喜歡和不喜歡,因為你無法瞭解。
你或許會覺得他的雲飄向北方,你可以解釋說他的雲之所以飄向北方是因為他的選擇,是因為它選擇飄向北方,
但是你錯了,雲並沒有選擇。
它並沒有說一定要去那裏,它沒有目的地,它只是在那裏飄動,
因為整個自然都走向那個方向,他並沒有選擇它。
那個選擇是整體的選擇,那個喜歡和不喜歡是屬於整體的,根本沒有它的事,它從來不會擔心。
任何雲所到之處都是目標,沒有預先決定的目標,任何它所到之處都是目標,那麼不管你在那裏都會有滿足。
但是頭腦會一直按照它自己的法則來解釋。
如果你去到一個佛那裏,你將會覺得他也會喜歡和不喜歡,這樣想你就錯了,
因為你是按照你自己的頭腦在解釋他。
有時候他會走向北方,那麼你就會說他一定有選擇,否則為什麼要走向北方?
有時候他會注意一個人比注意你來得更多,那麼你就會認為他一定有選擇。
「為什麼呢?否則為什麼她沒有對我給予同等的注意?」
然而我要告訴你:他並沒有在選擇,那只是整體在決定,
他已經不再是一個決定因素,他就好像一片雲。
如果只對某一個人給予更多的注意,那只是表示說那個注意就像一片雲在移動一樣。
那個人或許有更多的需要,那個人或許更空,而能夠吸引更多的注意。
就好像如果你在地上挖了一個洞,那個洞將會引來更多的水,因為水會往低處流。
如果那個人更靜心,佛將會給予更多的注意—但是你要記住,並不是他在注意,他是被吸引過去的,
那是一個單純的自然現象,那不是他的選擇或是喜歡和不喜歡。
佛陀將一個寧靜的訊息給摩訶迦葉,他給他一朵花,
然後有人問:「為什麼要給摩訶迦葉?為什麼不給別人?」因為還有別人,還有一些更值得尊敬的門徒。
舍利子也在那裏,他是最大的弟子之一,全國皆知。
他本身就是一個師父。當他來臣服於佛陀,他當時已經有五千個弟子。
他們都臣服了,因為他們的師父臣服了,而他是一個有名的學者,為什麼不給舍利子?
為什麼不給阿南達?他已經跟佛陀生活在一起有四十年,就好像一個影子,
他侍候佛陀各種服飾,就好像一個僕人一樣,而且他還是佛陀的表哥,他們同屬於皇室。
為什麼不給阿南達?為什麼不給目腱蓮?他是另外一個偉大的學者,有好幾千人在尊敬他。
為什麼要給摩訶迦葉?他根本沒有名氣,根本沒有人認識他,從來沒有人想過他,
除了這個事件以外,從來沒有人知道關於他的任何事。
佛陀有一天早晨來,手上拿著一朵花,靜靜地站在那裏,靜靜地坐在那裏看著那朵花,一句話都不講,
人們變得局促不安,因為他們是來聽佛陀講道的,然後摩訶迦葉笑了,
佛陀叫他來,將那朵花給他,然後告訴群眾說:
「任何能夠說出來的,我都已經給了你們,而那個不能夠說出來的,我將它給摩訶迦葉。」
這就是摩訶迦葉在歷史上唯一的記載,
在這之前從來沒有人認識他,在這之後也從來沒有他的報告。
為什麼要給摩訶迦葉呢?
它不是一種選擇,因為如果它是一種選擇,那麼舍利子一定會得到它,
它也不是一種喜歡,因為如果它是一種喜歡,那麼阿南達將會得到它,
佛陀說,沒有另外的選擇,摩訶迦葉是唯一能夠接受它的人,他是唯一能夠寧靜和瞭解的人。
據說,佛陀說:「即使他沒有笑,我也會去到他那裏,將那朵花給他,
因為他是在這次聚會裏面唯一空的人。
有偉大的學者,但是他們都充滿了他們的學識。
阿南達在那裏,但是他對我充滿了太多的情愛和執著,而這個摩訶迦葉就只是空的,
他就好像一間空的房子,他已經消失了」
他將雲朵吸引過來。
注意看弟子們的態度,他們會認為說一定有原因。
「為什麼佛陀那麼執著於摩訶迦葉?
為什麼他不將那個不能用語言表達的東西給我們—為什麼他要使摩訶迦葉成為最偉大的?」
但是你們要記住,一個道中之人、一個成道的人只是像雲一樣地流動,
他沒有喜歡,也沒有不喜歡,
因為那些都屬於作夢的頭腦,屬於作夢的自我。
--- Os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