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病不曾像現今般廣泛流行,它幾乎成為了人類頭腦裡的一種正常狀態。
它必須被理解。
往昔的人比現在更有靈性,原因是他們的頭腦沒有在同時間被餵飼太多東西──頭腦沒有超載。
現代人的頭腦超載了,剩餘物資沒有被吸收因而造成神經病。
情況就像你不斷進食填塞,那些沒有被身體消化掉的食物會毒害身體。
再者,你吃下的,遠不及耳濡目染下對你構成的影響重大、深遠。
從你的眼睛、你的耳朵、從你所有的感觀,世間萬物你時刻接收無間;
況且,從來就沒有「額外消化時段」這回事,
人坐在餐桌上繼續不斷地吃、吃、吃──一天二十四小時。
這便是現代頭腦遭遇的情況:它超載了!
太多太多的東西壓著它,它故障失靈實在不以為奇。
任何機械均有其極限,而頭腦是最纖細、最精妙的機械之一。
一個真正健康的人是一個會以自己一半的時間來消化經驗的人。
百分之五十「有為」;百分之五十「無為」──那是正確的比例。
百分之五十思考;百分之五十靜心──那便是醫治的方法。
靜心不算什麼,但是當你徹底放鬆在自己裡面,當你關上你所有的門、你所有的感觀,謝絕外在的刺激,你便從這世界消失。
你忘記了世界,它像不再存在似的──沒有報紙、沒有收音機、沒有電視機、沒有人。
你單獨一個在自己的內在,放鬆。
你回家了。
在這個片刻,所有的積累被消化:有價值的東西被消化,沒價值的東西被淘汰。
靜心的功能有如一把「雙刃」劍:在一邊它消化所有滋養的東西;它也會拒絕,把所有垃圾踢走。
但靜心自世界消失了。
昔日,人很自然就有靜心品質。
生命一點也不複雜,人們擁有充足的時間光坐著什麼也不做;或看星星,或聽鳥鳴。
人們非常被動。身處這些時刻你會變得更健康和完整。
神經病是指你的頭腦攜帶沉重負荷,你被它壓得快窒息了。
你動彈不得──毫無疑問你的意識飛走了。
你甚至連爬行都無法爬行──那負擔太重了。
而且這負擔時刻在增加,最終導致崩垮乃屬自然之事。
需理解幾點。
神經病即是老鼠在不斷試圖尋死,而不是學習。
是的,不學習是神經病──那是第一個定義。
你不斷試圖找死。
你生氣了──你生氣過多少次了?
你又為自己的生氣後悔過多少次?
儘管如此,讓它刺激你好了,你的反應始終如一──你一樣東西也沒學到。
你只是貪婪,而貪婪會創造更多更多的不幸。
你是知道的──貪婪永遠不會帶給任何人幸福。
但你依然貪婪,你依然繼續貪婪下去。
你不學習,不學習創造神經病,是神經病!
學習意味消化。
你嘗試一樣東西然後你發覺它行不通:你丟棄它,你向另一個方向走,你嘗試另一個方法。
這是聰慧、這是明智。
明明知道無門,卻一味以頭撞牆是謂神經病。
人們越來越神經質,因為他們不斷尋死,他們不斷嘗試那些行不通的方法。
懂得學習的人永遠不會變成神經病患者──那是不可能的。
他立即看到那是一座牆這個點,他放棄這想法,他開始進入其它的方向層面──他有很多選擇。
他學到了一些東西。
有次愛迪生在進行一個實驗,這實驗他已失敗過七百次,他的同僚都變得很絕望。
白費了三年的光陰,他一再嘗試新的方法。
每個早上他都雄心勃勃──那份熱情跟第一天的一模一樣──然而三年的時間白白浪費了。
一天他的同僚齊集並對他說:「我們不明白這用意?我們已失敗了七百次,是放棄這實驗的時候了!」
據說愛迪生這樣回答:「你們在說什麼?失敗?
我們認識到那七百次的方法都是錯誤的方法,那是一個偉大的經驗!
我們不是在嘗試同樣的方法,我們不斷找新的,我們已很接近真理了。
會有多少個錯誤的方法呢?一定有一個極限的。
假如有一千個錯誤的方法,那麼七百個錯誤方法已經被確定,只剩下三百個,到時我們就會找到正確的方法。」
這就是學習:嘗試一個實驗,發現那行不通,嘗試另一個方法,再發現它行不通,智者會把它丟掉;
愚者執著它,愚者稱這為「貫徹始終」。
愚者說:「昨天我這樣做了,今天我也會這樣做,明天我同樣會這樣做。」
他很固執,豬頭似的。
他說:「叫我如何離開?我投資太多在上面,我不能有所改變的。」
它一意孤行,整個生命平白浪費了。
而死亡逐步靠近,他無望!絕望!
他心知肚明他會失敗,他已失敗許多次了,卻不知教訓,仍然嘗試相同的事。
這創造了神經病。
懂得學習的人永遠不會變成神經病患者。
「門徒」意謂一個懂得學習的人。
永遠一無所知,永遠在學習。
知識太豐富會造成神經病,這並非偶然。
那些教授、哲學家、精神病學家、學者,他們非常容易發瘋:
他們已學習過,而且他們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再也沒什麼可以學的了。
當你認為再也沒什麼可以學習的時候,你停止成長。
停止成長是神經病──這是第二個定義。
很明顯,往昔的世界大不相同。
六百年前需要大概六個星期時間吸收的知覺刺激,現在我們只需一天便照單全收。
六個星期的刺激與資訊,一天之內我們便搞定了──大概是四十倍的學習和適應力。
現代人必須比以前的人更會學習,因為現在要學習的東西更多;
現代人必須適應每天的環境變化,因為世界變得太快。
這是一個重大考驗。
一個重大考驗,假如接受了,對於意識的擴展會有很大幫助。
現代人是徹底的神經病者,抑或現代人在種種壓力之下得到轉化,這取決於你的看法。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不會有退路。
知覺刺激會持續遞增。
隨著越來越快的節奏,你會得到越來越多的資訊,生命將會改變;你也必須學習和適應新的事物。
在過去,人幾乎活在靜止的世界。
每樣東西都是靜止的:你離開這世界的時候,跟你父親離開它的時候一樣,你沒有改變到什麼,什麼也沒有被改變。
那個時候沒有大量學習的問題,學習一些便足夠。
你的頭腦仍然有空間,全然無物的空間,這有助人們保持神志清明。
現在,已沒有空間了……除非你刻意創造。
相較以前,今時今日的人更需要靜心,靜心幾乎跟生與死的問題一樣重要。
在過去它是一種奢侈品,少數人──佛陀、馬哈維亞、克里虛那──對它有興趣。
其他人自然而然的沉靜,自然而然的快樂、頭腦清醒。
他們沒想到靜心,但無意識下他們在靜心了。
生命靜靜慢慢地走著,即使最愚蠢的人也能夠適應它;
現在,改變尤為快速,這樣的速度即使最聰明的人也會感到難以適應。
生命每天都不一樣,你必須重新學習──你必須一再學習。
你已不能停止學習,它變成了一生一世的事,直到死你也在學習,
只有那樣你才能頭腦清醒、才能避開神經病。
然而這壓力如此巨大──足足有四十倍之大。
叫人如何放鬆這壓力呢?
你必須進入靜心時刻。
假如一個人一天中沒有做至少一個小時的靜心,那麼神經病將不會是個偶然;他會為自己創造它。
他應該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消失於世界進入他自己,
在一個小時裡面他完全單獨沒有什麼透入他──沒有記憶、沒有念頭、沒有想像,
一個小時內沒有無意識介入,那使他恢復精神,精力沛然。
新的能量會釋放,他會重回世界,更年輕、更新鮮、更有學習能力、雙眼更添驚奇之色、內心更感敬畏──他再度成為一個孩子。
這學習的壓力以及不學習的舊習慣把人逼瘋。
現代頭腦過度超載,人沒有時間去消化和吸收它們。
因此出現了靜心,它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重要:沒有時間讓頭腦歇息於靜心。
我們壓抑所有不斷注入的訊息,我們拒絕學習,我們說我們沒有時間。
於是訊息開始累積。
假如你沒有足夠時間聆聽那些你頭腦不斷在接收的訊息,
它們會像你桌子上堆積的檔案一樣開始累積──一疊疊的書信在你桌上囤積,因為你沒有足夠時間去閱讀和回覆。
恰恰就像你那變得混亂的頭腦:太多檔案等待你去看,太多信件要去閱讀、回覆,太多挑戰有待你迎接、面對。
我聽說……
穆那拉‧那斯魯丁有一天說:「假如今天有一些錯誤發生,為了探討這錯誤我至少有三個月不得空閒。
有許多已發生的錯誤在等著!假如今天發生一些錯誤,」他說:「我至少有三個月不得空閒。」
一隊兵馬──你會在自己裡面看到一隊兵馬──這隊兵馬會持續增長,它越壯大,你的空間越少;
這隊兵馬越強盛,裡面越多噪音,因為每一樣你累積的東西也要抓住你的注意力。
通常在五歲這段時間,整個學習就會停止,一直至死亡那天。
在古老日子這是可以的,五或七歲已足夠學習生命中所需──那已可以了。
七年的學習足夠七十年之用。
但現在來說那是不可能的。
你不能停止學習因為新的東西就在發生,而單靠舊概念你難以應付這些新事物。
你不能依賴你的父母和他們的知識,你甚至不能依賴你學校和大學的老師,因為他們的教導往往已經過時。
更多的事情在陸續發生;更多的水注入恆河。
這是我的經驗:當我仍然是個學生,對於我教授的學問我感到非常詫異,
因為它已經是三十年前的東西,那是他們年輕時在他們老師身上得來的。
自那時起有什麼發生他們也不再看一眼,而那些學問已全然無用。
我不斷與我的教授們起衝突,我被多間學院轟走、驅逐,
因為那些教授說他們無法處理我。
但我沒有製造任何麻煩,我僅僅只是讓他們覺知到他們那一套已經過時了。
可是那樣傷害了他們的自我。
那些學問是他們在大學時學到的,他們認為這世界就在那個時候停止了。
現在的學生不能再依賴老師,孩子不能依賴他們的父母,因此叛亂瀰漫全球。
這與其它事無關。
學生不再尊敬老師,除非這些老師繼續學習,否則他們不會受到尊敬。
為什麼?──沒有原因。
孩子無法尊敬他們的父母因為他們的父母看起來很「古老石山」;
小朋友會覺得他們父母的說話不合時宜。
假如父母想幫助孩子成長,他們必須繼續學習。
現在已沒有人能夠停止學習,這速度正不斷遞增。
所以第一件事:不要停止學習,不然你會有神經病,
因為停止學習意味你在累積那沒有被你消化吸收、還沒有變成你的精血骨髓的資訊。
它們會竭力糾纏,直至你被吞沒。
其次:你需要時間放鬆──壓力太大了,你需要一些時間從壓力中消失。
睡眠對你已沒有幫助,因為睡眠本身已變成一個負累。
一天下來你已過度超載,當你睡眠時只是你的身體癱瘓在床,但頭腦依然繼續在分類篩選,
那就是你們所謂的造夢:它什麼也不是就只是頭腦不顧一切的分類篩選,因為你從來沒有給它任何時間。
你必須有意識地放鬆進入靜心,深入靜心數分鐘你將免於罹患神經病。
在靜心中頭腦得以脫離混亂:經驗會被消化,超載會消失,讓頭腦煥然一新、再度年輕、清明與清晰。
過去,輸入量是個人時間的十分一,而靜心的時間是十分九;
現在狀況剛好相反:十分九的輸入時間,十分一的靜心時間;
你很少靜心,很少靜靜地坐著什麼也不做,甚至十分一的無意識靜心時間也消失了。
這一旦發生,人就會完全發瘋,而它一直在發生。
我說的無意識靜心時間是什麼意思?
你單純的走進花園,你與你的孩子玩樂──那是無意識靜心時間;
或者你在游泳池游泳──那是無意識靜心時間;
又或者你為你的草地除草、聆聽小鳥鶯聲──那是無意識靜心時間。
這些都會消失,因為無論什麼時候當人們有空,他們會坐在電視機前,黏著椅子難捨難分。
現在,大量有危害的資訊透過電視擠進你的頭腦,你將無法消化它們。
你在閱讀報紙──你被餵以種種胡言瘋語。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閒著你便會開著收音機或電視機;
或者某些時候你心情很好想放鬆放鬆,你會跑去看電影。
這是什麼樣的放鬆啊?
電影不會讓你放鬆的,因為資訊不斷地向你投擲。
放鬆的意思是沒有資訊向你擲來。
聽鳥鳴可以做到,因為你沒有被資訊餵飼;
聽音樂可以做到,因為沒有資訊擲向你。
音樂沒有語言,它是純粹的聲音,它不帶任何訊息,它單純地讓你欣喜。
跳舞很好、聽音樂很好、在園子裡工作很好、與孩子玩耍很好,或者光坐著什麼也不做也很好。
這是醫治的方法,
而且,假如你有意識地做,那衝擊將會更大,創造出一個平衡。
神經病是一個不平衡的頭腦:
過於「有為」,不入「無為」;
過於男性,不顯女性;
陽性過盛,陰性極衰。
你必須保持五十五十,你必須維持一個深度平衡;
你裡面必須有個對稱,你必須是阿達納瑞希瓦(ardhanarishwar)──一半男人,一半女人──那樣你永遠不會有神經病。
那就是金色花的奧秘的整個過程:它會讓你消失於男人和女人;它會使你完整、統合,它會讓你成為自性化。
自性既非男亦非女,它單純的只是個整體。
力爭至達成之間,「做」與「不做」相對。
這是完整性,是佛陀所稱的「中道」(majjhim nikai)。
不偏不倚的處在中間。
記住,你可能會跑到另一個極端而變得不平衡:你可能會變得過度無為。
那都是危險的,有其本身的危險性和陷阱。
假如你過於無為,你的生命會失去舞動,你的生命會失去喜樂,你開始變得死氣沉沉!
所以,我並不是說要變得「無為」,
我說的是要在「有為」與「無為」之間取得平衡。
讓它們平衡彼此而你只是立於其中,讓它們成為你的一雙翅膀,同等同量,無大小之分。
在西方,「有為」變得過大,「無為」卻消失了;
在東方則是「無為」過大,「有為」消失了。
西方之富,是富於外在,貧於內在;
東方之富,是富於內在,貧於外在。
兩者皆不幸,因為兩者同走極端。
我的態度既不東方也不西方,
我的態度既不男性也不女性,
我的態度既非「有為」,亦非「無為」。
我的態度是內在的絕對平衡與對稱,
因此我對我的桑雅生說:不要離開世界,住於世界但不涉入。
這就是道家所說的「為無為」,
透過無為達到有為;陰與陽、魂與魄的相遇──它會帶來開悟。
平衡是開悟,不平衡是神經病。
--- Osho
*************************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