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與一個人在他的核心相遇,這如同經歷一場內在革命,
因為,如果你要與一個人在他的中心相遇,表示你也要允許那個人來到你的中心,
你必須變得脆弱、完全地柔軟與敞開。
這是危險的,
要讓某個人來到你的核心是很危險的,
你永遠不知道那個人將會對你怎麼樣。
你所有的秘密都被知道了,
所有你隱藏的事情都被揭開,
你完全地將自己打開來,
別人會對你做什麼事情你無從知道,你會害怕,
這正是為什麼我們從不打開的原因。
你與某個人熟識,並不代表你倆之間有愛;
表面的會面不代表真正的相遇,所有發生在表面的事情並不是你,
表像的一切只是顯示你所屬範圍的界限,像一道將你圍起來的籬笆,但你並不是它!
它只是你與這世界的分界線。
即便是多年的夫妻,或許只能算是跟對方很熟而已,他們不見得瞭解彼此。
當你與某個人住在一起愈久,你反而愈會忘記你們之間尚未深入彼此。
所以首要瞭解的一件事是,別將熟悉當成愛。
你們或許做愛,或許有性關係,但性也是個表面現象,
除非你們倆在核心的地方交遇,不然性只是兩個身體的會合,頂多你們兩個人的身體彼此熟悉罷了。
唯有當你不害怕,當你沒有恐懼時,你才有可能讓別人進到你的核心。
有兩種過生活的方式:恐懼導向和愛的導向。
恐懼導向的生活永遠無法帶引你進人深刻的關係,
你小心翼翼,只允許他人靠近你到某個程度,不讓他人進到你的核心深處,你在自己周圍築起一道厚厚的牆。
以愛為導向的人不會擔心未來,不會害怕結果,他活在當下的片刻。
別管會有什麼後果,那是恐懼的頭腦在作祟;
別去想會發生什麼事,只要全然在當下行動就行了。
不要在那裏盤算,
恐懼導向的人總是小心翼翼地做規畫,力求自己在安全範圍中,但整個一生就這樣浪費掉了。
我聽說過關於一個老禪師的故事:
他躺在床上準備臨終,那一天已經來臨,他宣佈當天晚上他就會走了。
所以他的弟子、友人紛紛來到他的住所,許多愛他的朋友從大老遠的地方趕來看他。
一位弟子聽到師父即將圓寂的消息時馬上跑去市場,
有人問他:“師父就快過世了,你為什麼還往市場去?”
那個弟子回答:“我知道師父特別鍾愛某一種蛋糕,所以我要去市場買這種蛋糕。”
要找到這種蛋糕不太容易,不過在傍晚前總算給他找到了,他提著蛋糕趕回去見師父。
大家都有點擔心,看起來師父好像在等某個人,他會張開眼睛看看,然後又闔上眼,
當這位弟子趕到的時候,他說:“你終於來了,蛋糕呢?”
弟子奉上蛋糕,他很開心師父想吃這個蛋糕。
死亡正逐漸降臨,師父將蛋糕拿在手上……但他的手並不會發抖。
他年紀很大了,但手不會抖。
有個人問道:“你年紀這麼大了,而且正在臨死邊緣,隨時都有可能咽下最後一口氣,但你的手卻不會顫抖?”
這位師父說:“我從未顫抖,因為我沒有恐懼,我的身體已經老了,但我依然年輕,就算身體走了,我也依然年輕。”
接著他嘗了一口蛋糕,開始吃得津津有味。
某個人問他:“師父,您有沒有什麼最後的話要告訴我們的?您很快就要離開我們了,您有沒有特別要我們記住的事?”
師父臉上泛起微笑,他說:“啊,這蛋糕真好吃!”
這就是活在當下的人:這蛋糕真好吃!
即使死亡都不重要了,下一刻的事沒有任何意義,這個片刻的蛋糕好吃才重要。
如果你能在這個片刻,在當下這個片刻,唯有如此你才能愛。
就算你感覺某個人不喜歡你,他也不是你的敵人,
因為每個人關心的只有他自己,而不是你,
沒有什麼好怕的,在真正的關係發生前,你一定要瞭解這件事。
--- Os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