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信任是一個奧秘——這是關於信任要明白的第一件事情。

所以我無法解釋它。

我可以給你一些它的象徵,就像指向月亮的手指,一些提示,但它無法被描述或定義。

它是愛最高的形式,它是愛的本質核心。

愛本身是一種奧秘,無法定義,

但愛就像圓周,信任是它的圓心,它的靈魂。

愛像一座廟宇,信任是廟宇深處神所坐落的神龕。
 

一般人以為信任意味著信仰,那是錯誤的。

信任並不意味著信仰。

信仰是情緒化,是多愁善感。

信仰意味著狂熱。印度教徒、回教徒、基督教徒,這些是有信仰的人。


信任只創造出一種宗教性的品質。

信任不讓任何人成為印度教徒、回教徒或基督教徒。

信仰是借來的——從你的父母那裏,從你出生的社會。

信仰是偶然的。

你活在信仰裏是出於恐懼或貪婪,而不是出於愛。

信任是出於愛。
 

信仰是一種制約,是強加的,它是一種束縛。

一個信仰者是一個囚犯。

他不一定知道這一點。他也許生活在美麗的宮殿裏,但他受到囚禁。

那個監獄也許裝飾精美

——用《聖經》、《古蘭經》、《吠檀多》、《薄伽梵歌》作裝飾

——它也許是用美麗的教義、哲學、理念建造的,

但它是一個監獄,因為你進入裏面不是自願的,你是被迫的。


小的時候我父親經常帶我去神廟,我一直抗拒。

我會告訴他:「我就在神廟外面——你進去吧。」

他會說:「為什麼你不進去?」

我會說:「我想進去我就會進去,但我不想進去。外面非常美麗!我為什麼要進去呢?

而且我完全看不出去裏面有任何意義!

外面有樹木,有小鳥唱歌,有太陽——非常美麗!

我會在這裏等你。如果你選擇進去坐在沒有窗戶、封閉的地方,那是你的選擇。」
 

他嘗試說服我,但都沒有成功。

每個家長都在嘗試,他們的意圖並不壞——他們的發心是好的——

但無意識的發心即使是好的,它們也沒什麼幫助。

它們會阻礙,它們會傷害。

只有當一個發心是清醒的,它才是真的好,否則它創造出監獄,然後你們就執著於監獄。

這非常困難。
 

即使一個像伯蘭特.羅素這樣的人,他不相信基督教,

他承認雖然他放棄了基督教信仰,但如果有人突然問他:「佛陀和基督誰更偉大?」

在內心深處的某個地方,他知道佛陀更偉大,但他會回答:「基督」。

那種基督教的養育方式……被拋棄的頭腦留下了創傷。
 
他說:「當我思考這一點,在我警醒的時候,我可以看出佛陀的偉大之處。

比起佛陀,基督的話看起來很平庸——但那是在我警醒的時候。

當我不警醒,如果你突然把我叫醒,問我,我肯定會說是基督。

把佛陀放在基督之上會讓我某個地方難過。」
 

我可以明白他的糾結。

一個佛教徒也會有同樣的糾結。

他也許確信基督更好,他也許確信基督的犧牲比佛陀更大,但內在深處有無意識的訓練、制約存在——他不能讓任何人淩駕於佛陀之上。
 

一個耆那教學者,他是甘地的門徒,

他寫了一本關於馬哈維亞與佛陀的書,他給我看他的原稿。

他告訴我:「我試圖綜合兩個宗教。」

我看了書名,我說:「你無法綜合他們,你不能帶來綜合。你的標題就足以說明了。」

他說:「從書名你能知道什麼?」

他的書名是《巴關馬哈維亞和聖雄佛陀(BHAGWAN MAHAVIRA AND MAHATMA BUDDHA)》。

我說:「你不能兩個人都叫巴關嗎?」

聖雄意味著一個偉人,但還是人類,巴關意味著已經超越人類。

我說:「你怎麼能帶來綜合呢?你已經有歧視了!」
 
他震驚了,他說:「我給許多人看過我的書——沒有人指出過那一點。我給許多大學者、批評家看過,他們都讚賞它。」
 
我問他:「你有沒有給佛教徒看過?」他說:「沒有。」

我說:「給任何佛教徒看,他都會看到侮辱,你在貶低佛陀。

你問他的建議。他會說:「寫成《巴關佛陀和聖雄馬哈維亞》——改一下!」
 

對一個佛教徒而言,馬哈維亞怎麼能與佛陀相提並論呢?

但對耆那教徒來說,馬哈維亞更偉大。

佛陀非常接近,但只是接近,還有一段距離。

也許只有一步之遙,但那個距離必須存在。

我們的自我涉入了。
 

信仰是自我中心的,所以它是狂熱的。

信仰是借來的,所以它是醜陋的。

信仰是一種束縛,因為你是由於巧妙的設計而被迫進入的。

它不是信任。


信任是完全不同的現象,它有不同的韻味。

你自身的成長把你帶到信任,那是你自己的體驗,是你自身的經歷。

信仰通過制約實現,信任通過解除制約實現。

在能夠達成信任之前,一個人必須拋棄信仰。
 

第二件要記住的事情就是:信任也不是相信。

相信是頭腦壓抑懷疑的另一個伎倆。

人類天生就有許多疑問,無數的疑問,那是自然的,那是上帝的禮物。

懷疑是上帝的饋贈,但它給你們製造麻煩。

如果你開始懷疑……你可以懷疑一切,但你必須和相信的人們生活在一起。

你的生活會是無休止的衝突,你不得不妥協。

如果你出生在基督教家庭裏,你就必須相信;如果你不信,你就會有麻煩。
 

為什麼耶穌被釘死?——原因就是他拒絕相信;他試圖去經驗。

在聖經裏,他大部分生命完全沒有記載,有18年缺失了。

在一個33歲的生命之中,18年占了絕大部分。

第一次提到他時他12歲,再提起他時他30歲,到了33歲他就被釘死了。
 
他12歲到30歲期間發生了什麼?

他在哪裡?

這18年裏他和許多大師一起生活,他尋訪過許多神秘學校。

特別是屬於艾賽尼派(the Essenes)的一個神秘學校,

他在那裏待過,他的整個教導都來自那所神秘學校。

這18年都是深入的靜心、實驗;他進入到他生命的核心深處。

當他達成,當他自己知道了什麼是真理,出現的是信任——而不是相信。
 

信任才值得擁有,相信是非常廉價的替代品。

相信意味著你害怕懷疑,因為懷疑帶來麻煩,懷疑使你處於一種混亂狀態。

你不夠勇氣生活在混亂裏,你不夠勇氣生活在混沌狀態,生活在無序之中——懷疑創造出這一點。

於是你立刻壓抑懷疑,相信就是壓抑的方法。
 

信任的道路是懷疑,懷疑到底。走完全程!

不要在任何點上壓抑你的懷疑,否則你會錯過信任。

信任出於懷疑,不去壓抑懷疑,而是將懷疑經驗到它的極致。
 

當你不斷地懷疑,會有一刻來臨,

那時所有的相信都被懷疑摧毀,

所有的信仰都被懷疑的熱量蒸發,

唯一留下的就是你的存在。

現在無可懷疑(there is nothing to doubt),因為你已經懷疑了所有的一切。

當無可懷疑,懷疑就死了、自殺了,因為沒有什麼讓它繼續,不再有事物去滋養它。

那就是我的道路。


我不是通過相信達成,我是通過懷疑達成的。

以大懷疑者起步比從信仰者起步要好,

因為那個信仰者一直是假的,他會一直保持膚淺、表面。

相信絕對不會超過表面:輕輕一撓,懷疑立刻就出現了。

信任需要一種持續不斷地敲打,懷疑必須被當做錘子來使用。

直到你打破沙鍋問到底……
 

一個美國男高音歌唱家在米蘭的史卡拉歌劇院進行他的首場演出:《丑角》。

當他結束了激動人心的詠歎調「Vesta la Giubba」,觀眾熱烈鼓掌,

卡爾博尼奧(Carbogno),前排的一個老年人站起來大聲說:「再唱一遍!」
 
男高音被聽眾的熱情感染,再唱了一遍。

歌劇愛好者卡爾博尼奧再次起身懇求:「再來一遍!」
 
再唱了五遍後,這個男高音走到舞臺邊緣說:「感謝你們的盛情。」
 
這個老頭又大喊:「再來一遍!」
 
「對不起,先生,」歌唱家求饒說:「我們必須繼續。我不能再唱了。」
 
「是的!」這個歌劇愛好者說:「你必須再唱一遍,直到唱對為止!」
 

一個人必須不停地懷疑——直到你唱對為止!
 
懷疑是一把利劍:它砍掉所有的信條,但它是一條危險的道路。

通往真理的道路註定是危險的,因為真理是終極巔峰。

你往珠穆朗瑪峰爬得越高,你所進入的活動區域就越危險。

一步走錯,你就會萬劫不復。
 

真理帶來解放,但要達成真理,你必須穿越非常狹窄的道路,你必須爬上高山。

它是危險的。

所以無數人決定活在黑暗的深谷裏,他們相信:「珠穆朗瑪峰肯定存在,

它陽光普照,那裏無比美麗,因為耶穌到過那裏,佛陀到過那裏。

我們可以相信他們。我們何必去那裏呢?

我們可以舒服地活在我們黑暗的山谷裏。不用去冒險。」
 

但是沒有冒險,就沒有真理,

沒有冒險,就沒有生命。

你必須學習孤注一擲,你必須成為一個賭徒。
 

如果你不斷地懷疑,一個片刻來臨,所有你相信的都消失了、蒸發了。

那幾乎是一種瘋狂的狀態。一個人隨時會掉進旁邊的深淵。

如果一個人掉下去,那就是崩潰。

如果一個人保持警覺與員警,觀照,留心,那就是一種突破。
 

信任是終極突破:它幫助你自己知曉真理。

只有當真理是你的,真理才帶來解放,

別人的真理無法解放任何人。

它只會製造束縛。

 

   --- Osh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漫遊潛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