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是找到一個師父,
因為師父是你找得到的最好朋友;
因此佛陀說「師父或友人」:
如果旅人找不到師父或友人與他同行,
讓他單獨走,也勝過與愚者同行。
要避開愚者。
但是你們從來不這麼做。
你們把愚者聚集在自己身邊。
這其中暗藏玄機:
當被愚者環繞時,相形之下,你就會顯得優越,這令自我感到非常得意;
因此,沒有人要跟比自己優秀的人生活在一起。
人們會跟不如他們的人生活在一起,
因為不如你的人會讓你覺得自己很偉大。
跟師父在一起,你就必須拋棄你很偉大的想法,
你就必須丟掉所有的垃圾,丟棄你的自我,
你必須臣服,融入師父之中;
因此,人們避開師父。
有多少人到耶穌那去?非常少,屈指可數;
有多少人到佛陀那去?非常少……
事情一向如此。
但是世人卻很喜歡去獅子會。
當你被傻子包圍著時,感覺起來很棒;
所有的愚者都盛裝出席,每個愚者都自覺比別人好,
每個愚者都在自吹自擂,彼此為對方鼓掌喝采。
人們喜歡在群眾之中,因為在群眾中你會忘記你的自卑感。
這就是為什麼人們離不開群體。
這一群人是印度教徒,那一群人是回教徒,還有一群人是基督徒等等。
沒有人想要離開群體。
甚至如果有人離開某個群體時,他們會立刻又加入另一個群體。
人們從某個牢獄逃開,只是為了要進入另一個牢獄——他們無法單獨生活。
佛陀說,單獨生活勝過跟愚者同行。
如果你能找到師父或朋友,那好;
如果不能,那麼寧可單獨一人。
當然,單獨很困難,因為群眾會為你製造出困難。
群眾不喜歡個體,它不要任何人獨立,它要每個人都依賴全體。
它會給你製造麻煩,但所有的麻煩都有淨化的作用,所有的麻煩都是一種挑戰。
它們可以使你的才智更敏銳,讓你更有智慧。
「我的孩子!我的財富!」
愚者用這些東西來自尋煩惱
但他怎麼可能擁有孩子或財富呢?
他甚至不是自己的主人。
愚者活在「我的」和「我的東西」的想法中:
我的國家,我的宗教,我的種族,我的家庭,我的財富,我的孩子,我的父母……
他圍繞著「我的」和「我的東西」而活。
可是他單獨地來也會單獨地走;
沒有人帶什麼東西進入這個世界,而且也沒有人可以從這世界帶走任何東西。
我們單獨地、兩手空空地來到這;也將單獨地、兩手空空地離去。
智者知道這個事實,所以他從來不會宣稱任何東西是「我的」。
他使用物品,但不會佔有物品。
使用完全沒關係,可以使用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它們是為你而存在的。
世界是神贈予的禮物——使用它,但不要佔有它。
在成為佔有者的那個刹那,你就不是在使用東西,而是東西開始在使用你了。
當你成為佔有者時,事實上你已被你的物品所佔有,你已經成為一個奴隸了。
而佔有的這個想法本身非常的愚昧。
你怎麼能夠擁有任何東西呢?
你甚至不曾擁有你自己的存在,又能擁有其他什麼東西?
你甚至不是自己的主人。
愚者說:「這是我的孩子!我的財富!」
他們用這些東西來自尋煩惱。
從這個「我的」、「我的東西」的想法中有多少的焦慮產生?
完全是虛幻的!
基本上是虛幻的,但卻可以製造出許許多多的不幸。
這就好像你在黑夜中將繩子看成是蛇。你奔跑、尖叫、顫抖,因此而心臟病發作。
事實上卻根本就沒有蛇,只有一條繩索!
但那個心臟病的發作是真正的,
記住:一條虛幻的蛇可以引發一場真正的心臟病。
這些問題都是虛幻的;
宣稱「我的東西」,諸如國家、教會、孩子、財富、任何事物,
當你宣稱「這是我的東西!」時,這就是在給自己創造一個非常大的焦慮和痛苦的來源。
你在創造一個困住自己的地獄。
「但他怎麼可能擁有孩子或財富?他甚至不是自己的主人。」
某個傻子從六樓高的窗戶摔下來。
他躺在地上,四周圍了一大群人。
員警走上前去問他:「怎麼回事?」
傻子說:「我不知道。我剛剛才到這裏。」
你知道你是怎麼到這裏的嗎?
你知道你從何處而來的嗎?
你知道你將何去何從嗎?
你知道你是誰嗎?
這些最基本的問題仍然蒙在黑暗之中,而你卻依舊不斷宣稱:「這是我的房子……」
佛陀成道後回到家裏。
他的父親非常生氣,因為這是他的獨子,而他卻成為一個離家出走的人。
父親愈來愈老了,一直在掌理王國,他非常地擔心:
「將來誰來繼承王國呢?由誰來統治它呢?兒子這笨蛋居然逃掉了。」
他的父親想盡辦法誘勸佛陀回頭,但是一切的嘗試都告失敗。
等他成道後,卻自己回來了。
那次的會面是人類歷史上最美的一次會面。
佛陀的老父親非常生氣,他年老的眼睛因為怒氣而充滿了淚水。
他大聲咆哮、吼叫、辱駡,而佛陀站在那裏,完全平靜而安詳,好像沒有發生任何事般。
可能有半小時,或者一個小時……他的父親,這老人,精疲力竭了。
注意到兒子一個字沒說,根本沒有任何反應。
「他看起來多麼的平靜!這是怎麼一回事?他是聾了還是怎麼了?他是不是瘋了?」
他問:「你為什麼不回答我?」
佛陀說:「那個離你而去的人已經不存在了。
你不是在對我說話,你在對你兒子說話,但他已經消失了。
從那時候到現在,滾滾流水業已從恆河流逝而去。
十二個年頭已過,我現在已經不再是昔日那個人了。」
當然,佛陀用的是隱喻。
他的意思是:「我不再是同一個意識,不再是同一個頭腦。
我已經丟棄昔日的態度,我的偏見已經消失,我是一個全新的人。
現在我知道我是誰,以前我是個愚者。現在光已經進入我的靈魂。這就是原因所在,」
他說:「我已經不一樣了。」
佛陀的老父親再度被激怒。
他說:「你憑什麼說你已經不一樣了?我難道會認不出自己的兒子嗎?我難道會不瞭解你嗎?
我把你生下來,我的血在你的血管裡流動,你是我的血和骨所形成的,我難道會不瞭解你嗎?
你居然敢這麼說!」
然後佛陀又說:「原諒我,但是我必須再說一次,我的身體或許是你的身體的一部份——但我卻不是。
現在我知道我不是我的身體,也不是我的頭腦。
現在我知道我是誰。而你和我的存在毫無關係;你並沒有創造我的存在,你並沒有生下我的存在。
我在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而且我在死後仍會繼續存在。
請設法瞭解我;不要發脾氣,不要懊惱。
我來只是為了分享我找尋到的喜樂。」
但是父母親總認為孩子是他們的,孩子也認為父母親是他們的。
在這個世界上,你的存在是絕對單獨的。
是的,跟別人分享你的喜悅,但絕對不要佔有。
只有愚者才會去佔有,智者不會佔有任何東西。
知道自己愚笨的愚者
至少有這一點智慧
認為自己聰明的愚者
才真的是個愚笨的人。
想想看:你覺得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看到自己的愚笨很令人痛苦,看到別人的愚昧比較容易。
事實上,每個人都知道其他人的愚昧之處。
但是,看到自己的愚昧卻是走向智慧的一大步。
看到你自己的愚昧,就已經蛻變了你的存在、你的意識。
愚者永遠都只關心一件事——他的自我,
任何屬於他的東西都是好的——任何東西,
他隨時隨地都緊抓著那些東西不放。
愚者甚至會緊捉住痛苦不放,因為那是「他的」痛苦。
他一直在囤積他拿得到的任何東西,
因為愚者對於他內在的王國,他內在的寶藏一無所知。
他一直在囤積垃圾,因為他認為這是所有他能夠佔有、掌握的一切。
外在的垃圾和內在垃圾——這就是世人一直在搜集的東西——他們搜集東西,也搜集思想。
東西是外在的垃圾,而思想則是內在的垃圾,於是你便淹沒在自己搜集來的垃圾堆中。
稍微注意一下,稍微隔開一些距離,超然而客觀地看看你的生命、
你是怎麼樣在過你的生命,以及你由此而得到些什麼。
不要企圖愚弄自己,因為這就是你的頭腦一直在做的事情。
它會說:「你看你擁有這麼多的東西!你在銀行裡有這麼多錢,
有這麼多人認識你、尊敬你、崇拜你。
你的人脈多好、在政界縱橫無阻!……人生若此,夫復何求?」
但是金錢和名利地位都不算什麼,因為死亡將會到來,
屆時你整座由財富、名利、地位和威望所搭成的偉大城堡亦將倒塌,如同用紙牌搭蓋般。
只要死亡輕輕一吹,所有的一切都將粉碎。
記住,除非你擁有的是在死亡以後帶得走的,否則你根本不算擁有任何東西,
你的雙手是空的。
除非你擁有的東西是永恆不死的,否則你就是個愚者。
佛陀將一個已經達成真正的寶藏——靜心、慈悲、開悟——的人稱為智者。
--- Os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