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nd的意思是喜樂,Sudheer的意思是智慧。
智慧唯有在喜樂的情況下才是有意義的,
而喜樂也唯有在智慧存在於其中時才是有意義的。
兩者都能夠分別存在,但是那樣的話它們就失去了意義。
一個人可以非常快樂卻愚蠢——
也許他快樂是因為他愚蠢,也許他快樂是因為他無法了解生命的複雜度,
因為他無法了解,所以他沒有察覺到悲傷正隱含在生命之中。
他快樂是因為他無知……就像小孩或動物一樣。
白痴是快樂的,他們沒有憂慮,他們沒有這種問題,因為他們還沒有會去憂慮的頭腦。
憂慮需要聰明。
動物不會憂慮、不會發瘋也不需要心理治療師的幫助;因為那需要聰明。
所以傻瓜可以是快樂的,但是他的快樂並沒有什麼價值。
另一個極端則是所謂的聰明人——
他們非常有知識、非常嚴肅、非常有智力、甚至非常聰明,但是他們不快樂。
那樣的話聰明又有什麼用呢?
整個重點已經偏掉了!
那樣的話你的智慧就比愚蠢還糟榚得多;至少愚蠢的人是快樂的!
如果在知識當中沒有喜樂,那麼一個人又能夠從中得到什麼呢?
而事情卻幾乎總是像這樣的發生。
我的方法就是要創造一種合成:
一個人應該是既聰明又快樂、喜樂的,是既聰明又跳舞、既聰明又唱歌、既聰明又慶祝的。
唯有那樣一個人才能夠回到家,並且感覺到真實的生命、生命的芳香……
他能夠感受到神的存在。
要感受到神的存在需要兩件事——快樂與智慧。
這兩件事會互相平衡。
所以我藉著讓你成為門徒而把這件事放在你的意識之中:
一方面試著去變得更警覺、更聰明、更敏感,好讓智慧昇起;
另一方面要變得更放鬆、更跳舞、更祈禱,好讓喜樂昇起。
然後總是保持平衡……
對頭腦來說往一個極端移動是非常容易的;頭腦是極端主義者。
當頭腦必須在兩極之間擇其一的時候,它會準備好去選擇其中之一。
絕對不要只選擇一邊:不是都不選、就是兩者都選。
那就是超越頭腦的方式——因為頭腦很難辦到這一點,它辦不到。
就頭腦的本性來說,要把兩個極端放在一起是很困難的。
所以佛陀給了我們一種最偉大的靜心方法——他稱之為「中道」的東西。
要總是保持在中間:每當有兩個極端時,要保持在中間、保持平衡,你就會超越頭腦,
因為頭腦只存在於極端之中。
這就是兩極——喜樂與智慧。
你必須剛好在中間,剛好在兩者間的空隙、空間當中。
一邊是喜樂、一邊是智慧,你必須剛好在中間。
在一開始那很困難,
但是你很快的就會嘗到它……甚至連小小的一瞥都是偉大的洞見。
當你身在既有智慧又喜樂的時刻,突然間你就會看它到的美。
--- Os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