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使尊者.jpg   

    第一段:身觀念處

    調節呼吸即是調節身體,使心平靜,稱為「身行定止」而達到「三摩地」(禪定)。


第一階:

習觀察長呼吸每一角度的一切詳情,如什麼是長呼吸?發生時有什麼感覺? 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和長呼吸混熟。


第二階:

觀察(短)呼吸一切詳情,在運氣、感覺、及對身體的影響等方面,與長呼吸做一番比較。和短呼吸混熟。

兩種呼吸反覆運行,相互比較,結果便會洞識呼吸,明瞭呼吸,知道呼吸的因,知道呼吸的果,知道呼吸的影響力,必須如此認識呼吸。


第三階:

觀察這兩呼吸對身體的關係,稱為「身行」。

肉體稱為身,呼吸也稱為身,兩者不能分開,必須知道兩種身的一切,才可稱為「知道一切身」。


第四階:

所謂「身行定止」,便是調節呼吸使其逐漸的平息,身體也跟著逐漸靜定,心因此也達到禪定。


──「跟走」

其法(秘訣或善,也即現代之所謂「技術」)便是在運行長呼吸時,對它慎密監視,好像在跟隨著他走一樣,知覺一直緊跟著氣息上下奔走不離。

假定兩個距(據)點,上方在於鼻端,下方在於肚臍,這只是假定而已。

呼氣進(吸)時氣息從鼻端進入一直達到肚臍,以此為終點別處不管。

呼氣出(吐)時氣息又從肚臍開始走出鼻端,以氣息上下奔走碰擦所得的感覺作(追)蹤的目標。

氣息走進時知覺也跟著從鼻端走到肚臍,氣息走出時知覺也跟著從肚臍走到鼻端。

假定有一條空管從鼻端通到肚臍,氣息在這條空管裡來回奔走,知覺也緊跟著氣息來回走,這樣設想久不會感到困倦。

如果知覺走失使用力呼吸,使容易覺察,必要時可以大力呼吸已至發聲,聲隨氣加強感覺,即耳聽到聲音而心觀住於氣息,這樣雙管齊下也是好的,好在容易觀察。

如果能修到知覺堅跟著氣息不放,堅定不移,不會走失,便算是完成了「跟走」的一階。


──「守觀」

知覺不再跟著氣息上下奔走了,只堅守在一個適當的地點觀望。

這個適當的地點就是鼻端或鼻門,知覺在鼻門守觀,氣息走進鼻門時便立刻知道,但並不跟著走,坐著觀望而已。

不過沒有呼出之前,有一個停頓時間必須提高警覺,以防知覺走失,呼氣時也一樣。

只在鼻門守觀,應如守門人嚴坐執行。

氣息運行時,粗也知其粗,細也知其細,進也知其進,出也知其出,這便是守觀。


──「取相」

守觀的一階練習純熟了,便可繼續修持觀照相境。

以內眼觀視鼻端,不故以前觀察的是氣息,現在心已堅定了,在鼻端逐漸浮現出相境,代替氣息的存在。

但這相境只是幻相而已,有的如珠球,有的如日月,只要能夠(凝聚形相用來做)觀察,什麼相體都可以,而且這些相境隨人而異。

這些都是心造的幻境,並不是實體,作用在於訓練心的定力。

能夠一直寧觀著它不放,這叫「取相」。


──「似相」

運心變化所得相境,使它作種種需要的形體(變顏色、縮小放大、移動遠近),這叫作「似相」。


──初禪:尋、伺、喜、樂、一心境性

達到禪定的先決條件便是先要習熟「似相」,能變化相境操縱自如,然後攝念定觀在一個明晰的化相上,

這就是說我們的心已經鍛鍊到十分精純,達到能夠控制自如的程度,可以開始提觀禪地五種感覺:

尋:心觀住(繫)於所緣的感覺。

伺:心滲透於所緣。

喜:發生歡喜的感覺,有如做事成功時覺得十分滿意的情境一樣,有的喜在心頭,有的喜露於形色。

樂:因定靜而感到安樂,心曠神怡。

一心境性:心集中在一處,堅定不移,不動不搖。


觀見「尋、伺、喜、樂、一心境性」五種感覺,一齊而生,表示心已經定止,達到初禪的境界。

如果達到這個初禪境界,便等於完成了「身行定止」階段,也即平息呼吸的最後目標。

 

    第二段:受觀念處

    這裡的「受」便是指禪定裡的喜、樂感受而言。


第五階:

在每一呼吸上觀察「喜」發生的情形,熟識其面目,

有如上段洞視呼吸的一切一樣,知道什麼叫作「喜」?這狀態如何?為什麼會發生?有什麼威力?

喜受性粗,樂受性柔。

當我們做事成功時,會歡喜得肉跳,有時更會高呼踴躍,表現出各種激烈的舉動,這便是「喜」。


第六階:

喜極之後必生安樂。必須抹開喜念,以便露出樂念。

樂念比較溫柔定靜,更加舒適,心曠神怡。

這一階便是觀察這種樂受,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間詳細觀察,直至純熟洞識,知道什麼叫作樂?

正如我們洞識長短呼吸一樣。


第七階:

觀受(受即是行,心的真正支配者;「心行」;也即「喜」與「樂」)支配心的情境,

喜與樂對心的一切感受都要完全透視,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間修行觀察。


第八階:

抑制心行以達定止;消退心行的力量,不令其自行支配於心。

如樂受發生時,引起煩惱與執著,我們便抑制其支配心的力量,

思維樂乃屬無常,虛偽欺詐,不執著於它,樂念便會自然而退。

蓋心的本性不喜歡虛偽欺詐,如果不思維觀察,便易受騙,但若明白那是煩惱與痛苦的禍源,不受其支配,心行力量便會消退。

 

    第三段:心觀念處

    直接修行御心。


第九階:

在每一呼吸之間觀察心的現狀:眼前的心正處什麼情形?

喜或樂?貪或不貪?紛亂或靜定?污穢或清淨?我們都要完全觀透,是非善惡好壞完全知道。


第十階:

控制心使其生極喜,處在喜悅中。必須習到能控制自如,每一呼每一吸之間全心都沈浸極喜的感覺中。


第十一階:

控制心使靜定。心由極細(喜)轉為靜定,不在喜悅了。必須學到想喜即喜想定即定。


第十二階:

在每一呼吸之間解放心脫離染著。即令心清淨,了無一物,解放一切雜念。

 


    第四段:法觀念處

    乃觀察法的演變。


第十三階:

在每一呼吸之間觀察諸行(第一階到第十二階)無常,直至適澈了悟為止。

這一階是全部最緊要一階,如果不見無常便得不到道果。


第十四階:

在每一呼吸之間顯明的觀見貪欲消退,觀見脫離貪著。

觀見無常的程度如何,離貪的程度也跟著那樣。

離即是漸次消滅,貪即欲念。


第十五階:

在每一呼吸之間觀見欲妄(煩惱與痛苦)盡滅。


第十六階:

在每一呼吸之間觀見捨棄的情形。

 

合共四段,稱為「四念處」。

如果「四念處」修持圓滿,便能得滅苦之果,同時「七覺支」也隨著圓滿。

所以修持十六階出入息觀,等於修持「四念處」與「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中性)一樣,結果都能得到一切智與解脫。

 

最簡單的修法:

同樣以呼吸為基本,

第一階:修心達到平定,用什麼方法都可以。

第二階:一直觀無常。

第三階:得離貪與熄滅等果道。

如果有時間與耐力,便修十六階的一種。

如果沒時間耐力,便只修三階的簡法。


在不然連三階簡法也不能修,那只有修「覺知」兩字,

時刻提醒警覺,在想、言、行之前必須先揭起知覺,

比如要生氣時,要打人時,覺知在身便可平氣。

有完全的知覺便不會衝動與疏忽。


--- 佛使比丘

 

**************************************

    一位將生命獻給佛陀的比丘──佛使尊者(Ajahn Buddhadasa)

 

●出生與求學

 一九0六年五月二十七日,佛使尊者誕生於泰國南部素叻他尼府(Surat Thani Province)猜耶縣(Chaiya)本里安鎮( Pumriang District),祖父是自福建移民泰國的華人,父親經商,母親是泰國人,他是家中長子,另有一位弟弟。

二十歲時入寺出家,法號「因陀般佑」(Indapanyo),意思是「大智慧」(Great wisdom)。

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二年在曼谷求學,後來發願生活在大自然中,以探討佛法。

在一次給弟弟法使居士的信上說:「曼谷是一個找不到清淨的地方」,

「我希望找一個遠離外在與內在干擾的地方,以便細察和研究曾學習過的佛法,....

從今以後,我不但不隨世俗浮沉,更要遠離世俗的方法,跟隨聖人的足跡。」

於是他離開曼谷回到家鄉猜耶縣,在弟弟及其他道友的支持下,於森林中成立禪坐中心,即今「解脫自在園」( Suan Mokkh)的前身。

 

●誓為「佛使」

 不久,泰國民主革命成功,推翻君主集權制度,實施民主立憲,

他一方面有感於泰國佛教泥古不化,部分僧侶鑽營名利不事修行,一方面接受現代思潮,強調思辨理性,

他曾評論說:「我們要把這次革命事件,當成轉向新時代的前兆,我們必須盡一切力量糾正和改進各種事情。」

於是在佛前自誓:「我誓以今生此身獻給佛陀。我是佛陀的侍者,佛陀是我的主人。因此,我更名為『佛使』( Buddhadasa )。」

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五年,他獨自在森林中精進禪修,一九三五年才有其他僧人前來共住,一九四三年,解脫自在園移至現址。

其弟法使居士於猜耶縣成立「法施社」(Dhammadana Group),開始發行雜誌,並開辦圖書館和印刷廠。

解脫自在園成立的初期,住在附近的居民並不瞭解尊者,小孩們更以為他有精神病而獨自看管一座無人的寺院。

另外,也有許多人懷疑解脫自在園創立的目的,甚至毀謗尊者正以宗教為幌子,暗中進行謀利的事,這樣的誤解大約持續了十年之久。

後來,透過尊者不斷地努力,他所提倡的改革運動,逐漸受到全國性的肯定,

保守派僧侶雖有人仍視其為異端,但他終能影響年輕的一代用心反省,引導泰國僧侶致力於智慧的開發。


●大自然的智慧

尊者自一九三二年成立解脫自在園開始,至一九九三年圓寂為止,大半生都在森林中度過,

他認為修法必須選擇自然的環境,因為森林是心靈全新感受的泉源。

例如與一隻公水獺不期而遇,他依照佛陀的教誨思惟,使自己不致在驚嚇中逃走或退縮,而能繼續保持冷靜;

在寂靜的深夜裡獨處,更使他一再觀察恐懼如何生起,終於能克服恐懼的幻覺,內心生起智慧而能不憂不懼;

於空曠的地方獨自結跏趺坐,即使只有一件衣服的保護,他也能集中精神自我訓練。

他堅信這種培養定和慧的方法,是在人煙稠密的地方無法做到的,只要隨時保持清明的心智,不論閱藏或修行都能事半功倍。

於大自然中,他觀察到萬事萬物本來如是,一切都只是緣起,包括生、老、病、死也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

只是「自然」,只是「法」,他最常講的一句話是:「如是!如是!」

晚年生病時,他對來為他治病的醫生說:「自然本身就會治療它自己,『法』會使它的病痊癒,

醫生的角色是當病人體力不支時,幫忙維持體力,而其他就得託付自然了,

如此我們將對自己所遭受到的一切感到滿足,而不再多求。」

也對要送他就醫的弟子說:「佛弟子不該背著色身逃離死亡。」

他以身教教導弟子要保持正念,準備死亡。

他對自然的體悟,充分表現在對自己生命的態度上。


●關懷人類生命的安頓

尊者終其一生殫精竭慮要建立和詮釋原始佛教的純正要義。

他精研巴利三藏(尤其是經藏),再根據教法修行,然後把所證得的滅苦方法開示給眾生,

他的目標是要為目前及未來的研究與修行,制訂一套完整的參考體系。

他的方法,總是那麼合乎科學、直截了當、實際可行。

雖然他只受過十年的正式教育和初級的巴利文教育,卻榮獲泰國各大學頒贈六個榮譽博士學位。

他的著作和演講紀錄,擺滿了泰國國立圖書館的一個房間,影響著所有認真修行的泰國佛教徒。

泰國社會中的進步派,尤其是年輕人,深深受到他的教法和大公無私的典範所啟發。

自從一九六0年代以來,教育、社會福利和農村發展等各界的推動者和思想家,都在接受著他的教法和開示。

就如在一九六六年,泰國政府濫用權力,實行專制,甚至派兵鎮壓遊行示威的大學生,

尊者見到這種情況,認為在位者沉溺於追逐名利、權力,社會上倫理道德意識模糊,這些問題的根源都在於教育界只教導追求物質欲望,而忽略心靈的提昇,於是每週於電台廣播弘法,演講「斷尾狗的教育」,以斷了尾巴的狗走路就會不平衡為比喻,強調教育的重要與影響性,喚醒大眾重新思考教育的問題,以求根本解決之道。

尊者一生堅持著三個心願:

一、教導人類破除自私;

二、希望每個宗教都能互相瞭解;

三、希望每個宗教徒都能進入其信仰的核心

自從成立解脫自在園以來,他研究了佛教的一切法門,並涉獵其他宗教,這種興趣著重在實務上的體驗,而非學術上的研究。
他從不站在佛教的立場抨擊別的宗教,反而強調各個宗教的信仰者要思惟該宗教的精髓,將該宗教的真正精神活出來。

因為他認為每個宗教的產生都是要解決人類的痛苦,若人能進入該宗教的核心,人自然就能解決他自己的痛苦。

另外,他也認為世界上有些戰爭是由宗教引起的,根源在各宗教間彼此並不瞭解。

所以他有意整合一切具有宗教情操的人們,共同奮鬥摧毀私心,以挽救全人類。

這種開闊的胸襟,為他嬴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和學生的敬仰,包括基督教、回教、印度教和錫克教等各教教徒。


●仍在進行的計劃

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尊者因腦溢血而昏迷,身體情況由此轉壞,於七月八日圓寂,九月二十九日荼毗,享年八十七歲。
臨終前他留下遺書:「我要依循聖戒來處理我的身體。」

在他生病之前,最常開示的主題就是「涅槃」,

他宣說涅槃是貪、瞋、癡的止息,也是人人所應追求的最高境界,

他如此解釋涅槃:不再有「我」、「我所有」的執著,不增不減,心寂靜安樂。

他生前傾全力推動的最後一個計畫是──建立「國際佛法修習中心」,目前工作目標有三項:

一、開授課程,讓外國和泰國的朋友認識佛法中所解釋的自然真理,引導他們修行佛法。

二、召集泰國(將來推廣到全世界)各宗教代表會議,促進彼此的瞭解,共同推動世界和平。

三、邀請世界各地佛教徒集會討論,擬出「佛教的中心要旨」。

尊者的身體已隨自然法則離開這個世間,但是他的智慧將永遠引導著有心學佛的人邁向解脫的道路。

 

香光書鄉編譯組整理

***************************

延伸閱讀:

靜心是一種內在的呼吸 http://twtwwanton.pixnet.net/blog/post/31879138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漫遊潛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