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注意看櫻花!

    當花謝時,它們的顏色和芬芳就隨之而去

    永遠地去

    但是當沒有意識的時候

    春天就再度來臨

 

它不是發生在你身上有很多次嗎?

你愛上一個人,然後有很大的挫折和很大的痛苦,

你受了很多苦,你認為你已經永遠結束了它,以後再也不再戀愛了!


但是在經過幾天之後,那個春天又再度來臨,

你再度覺得愛在你裏面開花,你再度掉進同樣的軌跡,

你再度對另外一個愛人說同樣愚蠢的話,

你再度耳語一些甜蜜而空洞的話,你也聽到那些甜蜜而空洞的話,

你再度進入一個做夢的世界,你完全忘掉舊有的經驗。

  
這種事會一再一再地發生!

春天會繼續來臨。

不要認為你跟櫻花樹有甚麼不同。


比方說你在生氣--你所有的情緒都是如此--你在生氣!

你感覺到它的火、它的毒素、以及它的破壞性,因此你受苦,

然後你決定說:「以後不再生氣了,

它是醜陋的,它是愚蠢的,它是純粹的浪費能量,所以,為什麼我要再生氣?」

你不但決心,而且下了很大的決心說:「這是最後一次,從今以後我將要避免。」


然後有一天,當你不注意的時候,它又來臨。

只是一件小事就引發了它,你再度發火,再度面紅耳赤,再度做一些破壞的事,

稍後,你又會記起來,你又會意識到,但總是在稍後,

這樣並沒有什麼意義,這是無能。

  
你的記住或是你的「意識到」必須在當下。

當那個片刻過去了,每一個人都變得很聰明。

然而真正的聰明是在當下聰明的人。


當某件事發生,比方說你在悲傷,這是你要去觀照的時刻,

好讓你跟你的悲傷有一個距離,好讓你跟你的悲傷失去聯結。


悲傷在那裏,而你在這裏,之間沒藏聯結,

你不再跟它認同,你只是看著它。

你並不是那個悲傷,你是那個看著悲傷的人,

這樣的話,你就是聰明的。


當悲傷消失之後,你才想說:「悲傷不好,事情那麼小,那麼愚蠢,

它沒有什麼意思,下一次我將不要變得那麼悲傷,那是沒有意義的。」

但是你將會再度悲傷,因為覺知只能夠在當下練習,

--這個懊悔並不是走在正確的途徑上。

每一個人都會懊悔,但事情還是跟以前一樣繼續在發生。


有一個很深的惡性循環,

有時候你認為你在做相反的事,但你並不是真正在做相反的事,而是同樣的事。

一個生氣的人可以決定說:「我以後永遠不再生氣。」

他可以繼續壓抑憤怒。

藉著壓抑憤怒,有一天他會累積了太多的憤怒而變得無法控制,它會爆發。

如果他沒有壓抑,他或許不會那麼生氣。

現在他變得更生氣,因為他試圖不要生氣。

人的行為是那麼地無意識,你簡直無法想像。


就在前幾天,我正在讀一個舒穆裏安所寫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嬉皮,他的人生哲學就是一個人不應該達成什麼。

講得更清楚一點,他相信會落在一個人身上的三種最大的罪惡是:

獲得名聲、獲得財富和獲得地位。

然而他的父母一直都堅持說他必須達成什麼。

好幾年以來,他們一直在懇求他、哄騙他、威脅他、跟他爭論,

以及做盡一切在他們的力量範圍之內所能夠做的事,

來驅除他這個幼稚的觀念說一個人不應該達成什麼,

但是那個嬉皮跟他的父母同樣地堅定和固執,他就是拒絕去達成任何事。

他對於只是他本身不去達成任何事並不滿足,別人也需要被拯救。

因為他知道那個拯救的秘密,所以他就變成一個偉大的傳道士。

他的任務就是去拯救整個世界,使他們不要去達成什麼,

他變成一個熱情的傳道者,傳他自己的福音。

很快地,他就被其他嬉皮認為是一個偉大的先知。

他到處旅行,發表演說談論為什麼人們不應該達成什麼,

他的演說口才是一流的,因此他的理念很快地就散播開來,散播到很遠的地方,

到了最後,有一個大出版商來敲他的門,

對他說:「你的觀念非常獨特,你為什麼不乾脆寫一本書?」

這個提議吸引了他,因此他就寫了一本書:《為什麼你不應該達成什麼》。

那本書像野火一樣散佈到整個世界,不僅世界上所有的嬉皮都買了那本書,

而且所有那些害怕他們的小孩變成嬉皮的人也買了那本書,

畢竟,那本書裏面的論點是那麼地有創意、那麼地聰明那麼地具有說服力,

所以父母們必須徹底精通它們,好讓他們能夠提供反論給他們的小孩。

不管怎麼說,就在幾個星期之內,那個男孩就變成一個超級的百萬富翁,

然後有一天,那整個情形的恐怖就像一把刀刺進了他的胸膛,

他大聲地喊了出來:「我的天啊!我的天啊!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在眾人之中,我,我不是突然達成什麼了嗎!

講得更清楚一點,我得到了無比的名聲、無比的財富和無比的地位,

我出賣了我的整個人生!喔!親愛的上帝,我要怎麼辦?我要怎麼辦?」

  
這種事會發生,

你可以繼續想說你在做其他的事,其他相反的事,

但是如果你不小心,相反的情況就會發生。

  
你的生活並不是由你來過的,它是經由一個非常無意識的過程在過的。

你並不是真正在過它,你是被一個無意識的存在過的。

你被生下來,之後變年輕,又變老;

你有一些感情和思想,它們都好像櫻花一樣發生在你身上,

你繼續重複同樣的事情,一年到頭都是如此,你繼續遵循一個輪子在轉動。


去看它,

全部地去看它,

按照它本然的樣子去看它,

就是佛陀的變成覺知的方式。

  
那個生和死的惡性循環必須被打破,

但是唯有當你對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以一種超然的、非熱情的方式來看它,它才能夠被打破。

科學家所說的「超然的觀察」事實上就是佛教徒的發現,

科學家嘗試這件事只有三百年--在他們的實驗室裏,他們就只是觀察,

沒有任何偏見,沒有任何贊成或反對,他們只是記下事實。


但這是一個古老的佛教的靜心:

一個人必須以這樣的方式來觀照自己的頭腦,以及自己頭腦的運作和結構。

慢慢、慢慢地,你就會開始覺知到一個繼續在你裏面移動的輪子。

並不是你在移動那個輪子,它是自己移動的,

唯有當在這個生命的機械過程裏有某種覺知的東西穿透了它,那個輪替才能夠被打破。

  
要使你自己解除自動化。

 

--- Osh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漫遊潛獵客 的頭像
    漫遊潛獵客

    漫遊潛獵客的部落格

    漫遊潛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