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18_Kulu-Manali.jpg  

    當我觀照我的思想和感情,我產生了一種驚奇!

    我不知道它們來自哪裡?又會去到哪裡?

 

 


充滿驚奇的感覺是很美的,但是你要保持覺知,

因為那個感覺很快就會失去。

如果你開始去想說︰這個思想是來自哪裡?然後又會走到哪裡去?

那個驚奇的感覺就消失了。

停留在驚奇的感覺裏,不要讓思想進入,這就是靜心。


耶穌一再一再地說:「只有那些像小孩的人才能夠進入我神的王國。」

他說這個話是什麼意思?

他所說的「像小孩」是意味著什麼?

──他是意味著「驚奇」的感覺。


小孩子仍然保持著「驚奇」的感覺,

記住〝保持〞這個字──它意味著你不會從這個感覺移開,

他們只會從一個驚奇移到另外一個驚奇,但是那個驚奇的感覺仍然保持著。


你的頭腦會立刻將驚奇加以歪曲,

剛開始的一下子你會處於驚奇的狀態,但是下一個片刻,思想就進入了,

你就開始思考:這些思想來自哪裡?而它們又會去到哪裡?

如此一來,那個驚奇的感覺就沒有了。

問題會扼殺驚奇的感覺,因為問題一發出來就已經在走向回答了。


問題是一支箭,而答案是目標,

如果你能夠接受答案,驚奇就死掉了。

如果你發問,你就已經開始移動了,你就已經開始移向答案,

而如果你得到了答案,那個驚奇就已經喪失了。

那就是為什麼當人們得到越多的科學答案,他們就越失去驚奇的感覺。


事實上,目前要找到一個會驚奇的人似乎已經不可能了。

即使你認為你在驚奇,那或許也只是你在想的而已,很可能只是你想到驚奇,

真正驚奇的感覺存在於一個完全不同的層面,它具有一種完全不同的品質--

驚奇的感覺是保有一雙驚奇的眼睛、一顆驚奇的心,而內在沒有問題升起。


花朵存在、蝴蝶存在、樹木存在、雲在移動……

整個世界都是令人驚奇的,只是你喪失了驚奇的感覺。

只要用完全寧靜的眼睛來看,頭腦裏面沒有問題在徘徊--這個意思就是說你不尋求任何答案。

如果你在尋求答案說你到底是在幹什麼?--你就是在扼殺驚奇的感覺。

你無法很放鬆地停留在驚奇的狀態下,所以你必須問問題,你想要知道。


從驚奇可以產生兩個可能性:一個是哲學的,另外一個是宗教的。

如果驚奇變成發問,那麼你就是進入了哲學的層面,

這樣的話,你就迷失了,因為它無法帶領你到達任何地方,它只會摧毀你。

一個問題會引導你到一個答案,而一個答案又會引導你到一千個問題,然後以此類推;

你問越多問題,而且有了越多答案,你就會變得越分裂,

那個「一」就喪失了,那個「一」就變成了「多」。


從這個同樣的點也可以走到另外一條路,那就是宗教的路。

你停留在驚奇的感覺裏,你不發問;

你不將那個驚奇的能量轉變成問題,你讓那個驚奇存在;

你很放鬆地跟它在一起,完全放鬆地跟它在一起。


你停留在那個驚奇的感覺裏,它變成你的朋友、你的同伴︰

你動的時侯跟著它,你睡的時候也跟著它;

早上你睜開眼睛,那個驚奇就在那裏,晚上你閉起眼睛,那個驚奇也在那裏;

你吸氣的時候吸進驚奇,你呼氣的時候也呼出驚奇,它變成了你的整個存在。

這樣的話你就是一個具有宗教性的人。


一個具有宗教性的人是一個跟驚奇生活在一起的人,

他能夠很放鬆地跟驚奇生活在一起,他不會有任何匆忙想去摧毀它。

他不知道答案,他只知道到處都是神秘──神秘並不是一個答案。

唯有當你停止發問,你才會跟神秘面對面碰頭。

驚奇導致神秘,那個驚奇的感覺成長、成長、再成長,然後整個生命就變成一個神秘的羅曼史。

如果你想要為它取一個宗教的名稱,那麼它就是神。


如果你不喜歡「神」這個字,那麼你可以忘掉它,只要用「神秘」這個字就可以了。

因為神並不是一個人,神是一個無法解答的奧秘,它是某種你可以存在於它裏面的東西。

就某種感覺而言,你可以知道它,而那種感覺跟一般的知識是完全不同的。

你的心能夠知道它,你能夠愛它,

透過愛,你能夠知道它,但是透過發問是不行的。

你生活在它裏面,你也讓它生活在你裏面,那麼每一樣東西都是神秘的,甚至連草葉都是神秘的,

到處都是神性的簽名,不論你走到哪裡,你都會碰到神。


要停留在驚奇的感覺裏是很困難的,幾乎不可能,

因為你的頭腦已經被訓練成去發問,它就好像是一個癢,你無法跟它在一起。

你會想要去抓癢,但是你要去嘗試,就從身體上的癢作為開始︰

如果那一天你發覺你的腳在癢,不要去抓它,只要等待,

讓它癢,看它能夠維持多久?

它將會漸漸消失而不留下任何痕跡或任何疤痕。


即使那需要很大的耐心,你也要停留在驚奇的感覺裏,

因為整個頭腦將會覺得不安定,它將會說:趕快問!

為什麼會有這個驚奇?它來自哪裡?它又會去到哪裡?它是怎麼樣?它是為什麼?……

有一千個問題會升起。

但是要停留在驚奇的感覺裏,不要讓這些問題來打擾你;

即使那些問題存在,你也要對它們保持漠不關心。

集中注意力在驚奇的感覺裏,而不要去注意那些問題,

很快地,你將會看到那個驚奇的感覺消失而成為神秘的感覺。

那個驚奇的感覺就好像一個小小的波浪,而那個神秘的感覺是海洋般的,它是整個海洋;

波浪消失了、消退了。


當你仍然帶著驚奇的感覺時,「你」還在那裏,

當那個驚奇的感覺消失而變成神秘,你就不在那裏了,只剩下一種海洋般的感覺,

只剩下一種跟整體合一的感覺,那個分開已經消失了。


這是很美的,發問者說:「當我觀照我的思想和感情,我產生了一種驚奇。」

要保持在那種感覺裏!

跟它停留在一起,使它成為一個經常性的伴侶。

世界上已經找不到更好的朋友,已經找不到更偉大的引導者--驚奇引導到神秘。


驚奇是進入神秘的門,

而神秘會引導你到那無限的、那神性的、或神--或是看你喜歡用什麼名稱來稱呼它。

但是你不要馬上進入思考。


我知道這很費力,但我也知道它是可能做到的--我曾經做過,所以我知道。

它是很費力的,它幾乎不可能--你努力去做,但是問題會一再一再地進入,然後你就忘記了,

你是那麼地昏睡,所以要記住某件事是非常困難的。


就在前幾天晚上,我在講一個蘇菲的故事︰

有一個偉大的國王在一生當中都非常成功,但是到了最後他開始感到挫折。

這種事是很可能發生的,它是自然的,當每一件事都成功,突然間你會覺得你失敗了,

因為當你還沒有成功,你還存有希望說當你成功的時侯,每一件事都將會沒有問題,每一件事都將會很美,

但是當你完全成功的時候,你就全然失敗了,因為如此一來已經沒有希望了,

你所要的每一樣東西都已經有了,但是在你裏面仍然有不滿足,現在這個不滿足要怎麼辦?


一個失敗的人可以希望說,某一天當他成功的時候,這個內在經常性的空虛就可以被充滿;

他可以希望、可以作夢。

窮人可以希望、可以作夢;但是對一個富有的人來講,所有的夢都已經被滿足了,他已經變成沒有希望了。


那個國王覺得非常挫折,就好像只有國王們才能夠感覺到的一樣。

那就是為什麼我說:〝沒有像成功那麼失敗的。〞

成功所導致的失敗是全然的失敗。

因此他開始找尋,他碰到一個蘇菲宗派的師父。這個師父外表看起來就像一個乞丐。

當他跑去看那個師父的時候,他說:我是一個從來沒有失敗過的人,不論我做什麼事,我都成功。

那個蘇菲宗派的師父說:你或許在世俗裏面是成功的,但是那個成功證明說你在這裏或許不會成功,

因為你所問的這個世界適用不同的法則。

一個人如果能夠完全忘掉他自己,那麼他就能夠在世界上成功,準則就是如此。

一個政客如果能夠完全忘掉他自己,他就成功了--因為這樣你就無法跟他競爭。

如果他很執著,執著到幾乎發瘋,他就成功了。

如果一個人完全發瘋,而且十分執著,執著到幾乎發神經,那麼他就能夠成功地賺很多錢。

你無法跟一個發神經的人競爭。

如果你還有一點知覺,你將無法在世界上成功,

在市場上只有瘋狂能夠成功,一個人必須完全忘掉自己,這就是準則、這就是法則。


「但是,」那個蘇菲宗派的師父說:「在我們這裏這個世界適用相反的法則:一個人必須記住他自己。」

國王笑了,他說:「不管那個法則是什麼,我從來沒有在任何事情上面失敗,你說了,然後我就會照做。」

那個蘇菲宗派的師父說:好,那麼你必須通過這個考試,只需要五分鐘的時間,

如果在這五分鐘裏面--只有五分鐘,你能夠記住我告訴你的這一件事,你就可以成為我的門徒。


國王說:「要怎麼做?」

那個蘇菲師父說:再來的這五分鐘裏面我所說的,你都必須說:「是的,先生,我相信你。」

國王說:「好,開始吧!」

那個外表就像一個乞丐的人說:「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國王的頭腦升起了一陣懷疑,但是他在表面上說:「是的,先生,我相信你。」

然後那個乞丐說:「當你被生下來的時候,我有在那裏。」

這件事甚至更值得懷疑,因為國王比那個乞丐更老,那個乞丐還很年輕。

現在事情已經很確定,他在撒謊;但他還是試著去記住,那是很難的,現在他已經脫離軌道了,

但他還是說:「是的,先生,我相信你。」

然後那個乞丐說:「你的父親是一個乞丐。」

國王已經完全忘記,他說:「你這個騙子!我一點都不相信你所說的!」

五分鐘太長了,只過了一分鐘。

那個乞丐說:「你已經忘記了!你甚至連五分鐘都沒有辦法記住嗎?」


我知道,即使只要記住一分鐘都是困難的,

但是如果你能夠記住,即使只有一分鐘,它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所以下一次你感覺到驚奇的時候,要跟它停留在一起,要維持住它。

它將會很困難,但是即使只要一分鐘的時間你能夠維持住它,它也能夠帶給你很多東西!


有一個深深的寧靜將會圍繞著你,

漸漸地,當你嚐到越多的滋味,你就越能夠讓它發生,

而且也將有更多的可能性會打開……

這麼一天會來到,到時侯那個驚奇的感覺就會消失而成為神秘──

隨著那個驚奇感覺的消失,你也消失了。


是的,耶穌是對的:

只有小孩子,只有那些具有驚奇感覺的人,只有那些像小孩的人,才能夠進入神的王國。


有一個誘惑會促使你去想,

你的頭腦會想要把你的驚奇縮減為思考,但是你要抗拒那個誘惑。

如果你能夠做到──你就握有了那個鑰匙。

 

--- Osh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漫遊潛獵客 的頭像
    漫遊潛獵客

    漫遊潛獵客的部落格

    漫遊潛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