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切都是「一」,人類也是「一」,
所以對我而言,忽視世間的痛苦就是在拒絕那個「一」,
關於這一點,請你評論。
當一切都是「一」,就沒有忽視或不忽視的問題。
如果一切不是「一」,那麼就會有要不要忽視的問題產生,
那麼就會有一個選擇。
但是當你感覺到一切都是「一」,就沒有選擇,
我並不是說你將會忽視,我也不是說你將不會忽視,
你已經不復存在了,所以不論什麼事發生,它就發生了。
如果你開始服務坊間的那些人,那很好,
如果它沒有發生,那也沒有辦法。
試著來瞭解,
因為你認為當你瞭解到「一」,你將會去服務那些人,
它或許會如此,或許不會如此,
因為當那個「一」被感覺到,誰是服務者,誰是被服務的?
那麼那個在感覺痛苦、同情、和慈悲的你是誰?
而他們又是誰?
他們已經消失了,那麼關於什麼事會發生就沒有辦法說什麼。
會有一些事發生,但是沒有人能夠預測。
這個問題之所以產生是因為那個「一」還沒有被感覺到,
它只是頭腦的一個概念,它是你在想的,
它是一個邏輯的結論,它並不是存在性的。
一個乞丐在街上,你經過,你覺得受傷,那也是自我在覺得受傷。
你感覺到慈悲,或是你沒有感覺到慈悲,你忽視它。
忽視是自我,覺得慈悲也是自我,在這兩種情況下,「你」都在那裏。
當然,慈悲是一種較好的自我,更洗煉,
就某方面而言,如黃金般的,但它也是自我。
那個忽視的人,他或許具有一個非常平凡的自我,
不是很虔誠的,不是很具有宗教性的,沒有經過教養的,但他還是有自我。
對我而言,這兩種自我都一樣,
不論你是感覺到慈悲,或者你忽視,你都在那裏。
我在此的整個努力是完全不同的,
那個努力是你不應該在那裏,然後讓任何會發生的事發生。
如果你覺得有慈悲產生,那麼你將不會在那裏,
只有慈悲會在那裏,那麼你就不會說:「我對這個乞丐感到慈悲。」
因為那個「我」不能夠感覺到慈悲,
那個「我」怎麼能夠感覺到慈悲呢?
一個流經「我」的慈悲已經被腐化了,
它已經不再具有那個天真和那個美,它應該在才對。
它已經變成了自我的一部份,它將會增強自我,
它將會在你要達成「一」的時候產生障礙,
「你」將會成為那個慈悲,
「你」將會變成一個偉大的人,或是一個偉大的女人,或是一個人們偉大的僕人。
恒久以來,人們偉大的僕人一直都在做很多傷害的事,
他們已經不再被需要了,他們是有害的人。
事實上,如果你透過慈悲來享受自我,
那麼在內心深處,你會希望有乞丐在街上,
否則你怎麼能夠感覺到慈悲?
在內心深處,你會希望有麻瘋病人、乞丐、殘障者、或瞎子在你的周圍,好讓你能夠享受慈悲和服務的好時光。
如果所有的痛苦都從世界上消失,人們偉大的僕人將會是最痛苦的,
因為如此一來,你就無事可做了。
神似乎對他們很慈悲,她讓痛苦繼續存在。
不,我在此並不是要叫你們成為人們的僕人,
那是不能夠有所幫助的,那會創造出一個微妙的、度誠的自我,
而當自我很虔誠,它的毒性更大,
因為它看起來非常美,你可能會更執著於它。
我在此是要幫助你拋棄自我,
不管是虔誠的或不虔誠的自我,不管是聖人的自我或罪人的自我,一律都要被拋棄。
自我必須被拋棄,那麼不論什麼事發生都會很美。
你去坐在乞丐的旁邊幫助他,但是「你」已經不在那裏,
那麼那是神流經你,那是整體透過你在運作,
那麼你並沒有對它期待任何結果,
你甚至不期待乞丐給你一個單純的感謝,
你不會想要有攝影師或新聞記者在場,
你不會想要引起政府的注意,或是想要諾貝爾獎委員會將你列入考慮,
不,你並不在那裏,你不會將你的服務和你的幫助記在腦裏,
你不會去想說你為一個受苦的人做了很大的服務,
不,你不會帶著那樣的概念,因為「你」並沒有去做它。
神在那裏,他透過你來運作,你被佔據了。
當你是空的,你就被神性的力量所佔據,然後不論發生什麼事都很美。
有時候你可能會去服務,或是去幫助,
有時候你或許就只是這樣經過,
一個人從來不知道會怎樣,有時候你或許只是經過。
如果整體不願意的話,如果整體有它自己的計畫,你不會干涉。
如果那個人需要痛苦,
如果那個痛苦將變成在他裏面成長的痛苦,
如果那個痛苦將給他一個新生,
那麼神將不會幫助他,他將會透過它而變成熟,
別人的幫助反而有害,
所以,不要將你自己強加在他身上,讓他自己來。
如果神——當我說神,我是意味著整體,而不是指任何一個人,只是整體——如果神想要把他帶出他的痛苦,它就會透過你的手來運作,
但是拜託,你不要介入。
你不知道正在發生什麼,以及將會發生什麼,
為什麼這個人會處於痛苦之中?
在它裏面一定有某種原因,他或許是為他所做的事在受苦,
它或許是他的「業」(Karma),
或者他也許是在經歷一個出生的痛苦,
從那個痛苦他可以有一個新生。
它就好像你碰到一個即將生產的女人,她在那裏又哭又叫的,
你覺得慈悲,因此你去幫助她,結果弄得小孩生不下來,
那麼你是一個敵人,而不是一個朋友,
因為這個小孩將會停留在子宮裏面,然後那個女人將會因此而死掉。
有時候動手術是需要的,
有時候漠不關心是需要的,
有時候慈悲是需要的,
但是你不應該成為那個決定者,那個決定不應該由你來做。
所以你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
放棄你自己,脫掉學習,脫掉你的制約,
那麼你就成為一個工具。
這樣的話,那個選擇就不是來自你,
那麼你充其量也只能夠說:你的意志必須被執行。
那麼不論發生什麼都很美!
--- Osho